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峡,待到收获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30 南方日报

  三峡,待到收获时

  明日,三峡大坝主体将全线到顶,三峡枢纽主体工程完工

  不用等到秋天,长江的5月已是收获季节,从上游重庆的丰都到下游湖北的秭归,长江两岸触目可见大片金黄麦田、缀满厚实油菜籽的油菜地,收割的人们自然是盛满着喜悦。

  从1994年三峡工程开工起,三峡就在等待这个金黄色的5月。从1997年大江截流的那一刻,我们的镜头就开始了不间断地凝固三峡的进程。历时12年,我们看见桀骜不驯的长江水变成镜面平湖,看见百万大移民的喜乐辛酸。三峡,我们见证!

  ——编者

  现场

  5月20日,倾注三峡建设者心血、智慧的三峡大坝将全线建成。

  “宝宝看,这就是爸爸在建的大坝”,5月12日,工程师李松特意将前来探亲的妻儿带到泄洪坝上,恰好遇上壮观的泄洪场面,一家三口相拥相偎,在闸口奔腾的巨浪气势慑人,升腾的水气形成一道细细的彩虹。李松到这儿工作3年多,与家人聚少离多,2岁多的儿子现在见到他都有些怕生。

  “当年,这大坝两岸都很荒芜,条件很艰苦”,在葛州坝集团三峡指挥部项目部工作的刘青是看着大坝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她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恍12年过去了,大坝就冒在你的面前,周围厂房林立,一个新兴的城市也跟着大坝现形了,这一切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位当年豆蔻年华的姑娘已经为人妻母,她将生命中最为宝贵的青春贡献给这个地方。

  近12年的建设,“截断巫山云雨”,呈现“高峡平湖”景象,为能驯服这曾奔腾亿万年的滚滚长江东流水,百万库区的百姓告别故园,甚至举家跨省迁移,到广东、上海、江苏等地安置新家,他们的牺牲换来的将是能够照亮“半个中国的电能”。

  5月13日,在右岸大坝的施工现场,红旗飘扬,三峡大坝最后一块未浇筑的部分,位于大坝26号坝段182米高程到184.8米高程。李生明,这位作为大坝最后一块混凝土浇筑施工负责人感到非常光荣,“这个缺口只需要900立方混凝土就可以补齐,工作量不大,但很有历史意义”。

  随着大坝即将全线建成,施工单位也开始对庞然大物进行“洗刷刷、洗刷刷”,近五百工人在清理、回收用来保护大坝混凝土表层的苯板,这类物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工人们一寸一寸地在进行他们的工作,那些施工中残存的钢筋、水泥块自然也是丝毫不能放过的。

  “我们希望它千秋万代长存下去,我们也是按照这去工作的。”

  1919年,孙中山先生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

  1950年初,国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三峡移民开始。

  在中堡岛及右岸后河之间修建混凝土导流通航明渠。

  1997

  三峡工程的第一次大江截流。

  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成功。

  1998年至2003年,二期工程在围堰围护的大江基坑内浇筑混凝土重力坝的坝段,浇筑水电站厂房、安装首批水轮发电机,同时修建左岸永久船闸。

  2002

  2002年11月6日导流明渠截流。

  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水位上升到135米。

  三峡开始大规模移民。

  2004年起,三期工程动工。完成右岸厂房坝段、右岸电站厂房的混凝土浇筑及相应的金属结构安装。

  2006

  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到顶,156米蓄水进入倒计时。

  ……

  预计三峡工程将提前一年完工。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严亮曾强

  特刊报头设计陈健珊

  图:

  离雄伟的三峡大坝不远,长江边的麦子金灿灿,又到丰收季节。随着三峡大坝的全线到顶,三峡库区水位将上升至156米,离实现“照亮半个中国”的梦想又近了一步。本版摄影本报记者严亮莫伟浓

  三峡坝工内景。本版摄影本报记者严亮莫伟浓

  1997年11月,大江截流在即。何洪伟

  1997年11月,三峡大坝大江截流庆祝会场。何洪伟

  2002年11月,导流明渠截流。陈军

  2006年5月12日,大坝全线到顶只差最后近千方混凝土。本版摄影本报记者严亮莫伟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