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四大银行下月起跨行查询收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34 南方新闻网

  四大银行下月起跨行查询收费

  每笔0.3元,银行收费项目三年新增20余项,有人惊呼银行卡进入“吃钱”年代

  近年新增收费项目

  ATM跨行查询收费

  2006年5月9日,交行率先宣布从6月1日起对跨行查询收取0.3元的查询费用;近日,四大银行相继跟进。

  小额账户收费

  2005年9月以后,建行、中行等相继对日均余额不足400元的账户,每季度扣3元的手续费。

  借记卡年费

  2004年3月18日,农行率先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对借记卡收10元年费。紧接其后,建行、工行、中行纷纷加入了借记卡的收费行列。

  清点零钞收费

  2004年起,工行、农行、建行等银行普遍对清点500枚(张)以上零币收取每笔4元以上的手续费。

  

银行卡跨行取款收费

  2003年4月12日,工行率先收取2元/笔的跨行取款手续费,及1%的异地取款手续费(每笔不低于1元),其他银行相继跟进。其后,银行卡开户手续费、异地存款手续费陆续开收。

  6月1日起,中行、建行、工行、农行四大国有银行都将收取跨行查询费,每笔0.30元。昨日,中行广州市内各网点提款机旁已悄然张贴出收费告示。

  3毛钱的收费额也许算不上高,但有业内人士指出,近三年来,银行新增的收费项目不下20个,目前正在酝酿中的还有品牌服务费,如“慢刀割细肉”般的收费何时才是尽头?不少市民也惊呼:银行卡莫非已进入“吃钱”时代?

  [3毛钱]三方各得一杯羹

  据了解,在四大行及交通银行等即将开收的每笔0.30元的境内跨行查询收费中,发卡行、银联和受理行将分别得到0.10元。根据央行的有关数据,截至2005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机构为175家,发卡量为9.6亿张。其中银联卡发卡量累计已达到5.5亿张。如果按每张卡每年跨行查询12次来简单估算,银联和银行将因此各自增收6.6亿元和13.2亿元,而消费者每年则要为此支付19.8亿元。

  [三年间]新增收费20多项

  业内人士称,相比银行近年纷至沓来的新增收费项目,跨行查询收费只是其冰山一角。据统计,从2003年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以来,短短三年时间,银行的收费项目已经暴增了20余项,包括清点零钞费、小额账户费、辅币兑换费、大额提现费、电话银行费、借记卡年费等。其中,年费、小额账户费、跨行存取及查询费等成为各银行普遍的收费项目。

  而此前,老百姓在办理银行卡的开户、挂失、换卡以及跨行取款、查询等各类业务时,一律免费。

  [博弈]强烈反响无阻新增收费

  新浪网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30791名受访对象中,九成人反对收取跨行查询费;而对于银联和银行方面提出的以收费来弥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等理由,超过九成的人持不认同态度。

  业内人士称,以往每一次新增收费项目,无一例外,都会在市民间引起强烈反响;银行方则会保持其既有的审慎、低调姿态。过程和结局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消费者此起彼伏的高调反对声最终却无法与相关方一次次的“低调”决策相抗衡,新增的收费项目一个都没有少。

  [争议]是必然还是垄断?

  在鼎沸的收费大潮中,有些金融界学者认为,银行要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从长远来看,收费是一种趋势。因为随着

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不仅要靠存贷利差获得利润,更重要的是靠中间业务,尤其是个人金融业务。因此,个人业务的成本与收益核算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其中关键的环节。

  但不少市民则表示,国家组建银联,本意是要实现国内银行卡互联互通,便利老百姓用卡。但从跨行取款收费到跨行查询收费,一次又一次增加收费项目,相关方均未向社会公布收费标准的具体测算方法,也没有任何听证。这种不透明的运作方式,很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以政府赋予的垄断身份,向市场寻求垄断利润。

  本报记者朱丰俊

  (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