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本两情报专家新疆被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35 南方新闻网

  日本两情报专家新疆被抓

  在新疆偷测地形被没收器材并罚款,被驱逐回国后辩称“沟通出了问题”

  4月6日,新疆自治区测绘局经过历时近5个月的多方调查,依法处理了新疆境内第一起日本人在华非法测绘案件。直到一个月之后,此事才通过新疆测绘局的网站披露出来。这
究竟是一起纯属图谋暴利的私人非法测绘行为,还是涉及更为隐秘的活动呢?相关消息中并没有交待。然而,当记者采访日方当事人时,此人却为自己的行为极力辩解。

  两人以旅游者身份入境

  2005年9月的一天,新疆和田市一户居民的平房顶上突然出现了一台全球卫星定位(GPS)设备。这引起了新疆安全部门的高度关注。随后,两个神秘人物出现在安全部门监测人员的视线内。正当两人卸载数据时,安全部门的人员将之当场抓获。

  经新疆测绘局调查发现,其中一人名为大林成行,是日本株式会社国土情报技术研究所所长。另一人名为东俊孝,是大林成行的学生,也在日本株式会社国土情报技术研究所工作。两人携两台手持式GPS接收机入境,将架设于和田机场附近一户居民平房顶上的一台设为固定站,另一台GPS接收机作为流动站,采用GPS动态差分测量技术从事非法测绘活动,采集中国和田境内的地理信息数据。

  此前,大林成行曾与新疆大学有过生态环境演变遥感研究方面的学术合作,但批准的合作期已过。此次两人随旅游团入境,是旅游者的身份,可他们却在和田市从事非法测绘活动。在两人被抓获后,我国国家安全部门根据《国家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他们作出了“限期离境”的驱逐决定,并将案件移交新疆测绘局执行。新疆测绘局最终依法作出了处理:没收了他们的测绘结果和测绘工具,并处以8万元人民币的行政罚款。

  新疆测绘局处罚“也不是不合理”

  5月16日,记者就此事拨通了株式会社国土情报技术研究所的电话,当电话由一位女士转到一名男性老者的手中时,意外地出现了当事人的声音:“你好,我就是大林成行。”

  意外之余,记者希望大林对此事作出解释。大林成行辩解道:“去年9月,我和我的助手的确去了和田。你们说那是‘测量’,但我不认为那是测量。我觉得就是双方沟通出了问题。是语言上的问题。”

  记者问道:“那您是否认为新疆测绘局的处罚不合理呢?”大林成行说:“也不是不合理。当地有当地的情况,国家有国家的立场。总之情况很复杂。现在我们的器材被没收了,我们还在与当地部门协商,希望拿回器材。”

  新疆测绘局:证据确凿

  记者17日就此事采访了新疆测绘局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强调,两名日本人在和田市从事非法测绘活动证据确凿,测绘局对他们作出的处理是符合中国法律的。

  新疆测绘局有关人士还指出,这两名日本人没有办理任何进入中国搞测绘活动的相关手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1章第7条的有关规定;按照此条规定的精神,外国人进入中国从事测绘活动,必须与中方有关部门或单位依法合资、合作,并不得涉及中国国家机密,危害中国国家安全。

  分析

  偷测中国目的何在?

  长期以来,地理测绘一直被各国政府视为“国之神器,不可予人”。掌握了一个国家各大关键设施的地理坐标,也就意味着该国的国防与经济命脉都逃不过对手的耳目。

  非法测绘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果纯属外国公民的违法行为,那么其目的很可能是出于诱人的商业利益考虑;如果是国家行为则会成为与国家安全有关的话题;而如果是军事目的的测绘,其后果就更为严重了。

  【军事意图】日本测绘中国始于19世纪

  早在19世纪明治维新后,日本便积极对中国展开实地测绘。当时的活动带有明显的军事意图。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军大本营密遣大批浪人充当间谍,到中国东北、华北及朝鲜,实地绘制作战地图,后来日军就是按照这些地图提供的路线,顺利攻克九连城、金州、旅顺口和威海等重镇,加速了清军的失败。

  此后,日本政府又在上海开设海外间谍机关“东亚同文书院”,该机关先后派出14批“中国通”间谍以“旅行”为掩护,到中国各地实况绘制5万分之一标尺的军用地图。测绘路线包括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这些地图往往精确到地表的一棵树一间房,地图将路径、矿场、水源等相关信息全部涵盖,标注尤其细致入微。这些地图在日军侵华过程中起到向导和线人的作用。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数以万计的日军作战地图,其内容之繁多,绘制之精细让许多接收大员感到“中华腹腋,几为倭人洞悉”,直到今天,台湾军队也还在使用相当数量的此类地图。

  日本还曾多次利用测绘事件故意制造事端。1931年6月,日军上尉中村震太郎化装成中国农民,进入我东北兴安岭索伦山一带绘制10万分之一军用地图,被中国屯垦军抓获正法,该事件成为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之一。

  【商业利益】中国电子地图资源短缺

  随着互联网、汽车电子和无线手持设备对导航需求的剧增,使得电子地图产业在中国乃至世界出现了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业内不少人士认为,中国电子地图市场规模到2008年将膨胀到100亿元人民币以上。

  除了现在的GPS车载导航外,中国各行业对电子地图的应用铺天盖地。如此丰厚的利润诱惑,使得众多海外公司纷纷涉足。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分辨率空间信息资源短缺,许多外国公司试图抢占这个市场,也刺激了一些人的非分之想。

  目前,全世界都积极运用先进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数字方式获取、处理和分析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空间数据,建立一个与地球相对应的动态虚拟“数字地球”。虽然网络没有国界,但地理信息却是各国需要保密的,各国都为此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规定。

  (据《世界新闻报》)

  (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