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个人所得税征管六大热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39 沈阳晚报

  如何看待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二手房交易中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有没有实现对高收入者的调节……针对个人所得税征管中的六大热点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18日作了详解。

  热点一:2005年个人所得税收入突破了2000亿元,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05年,个人所得税收入达20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的1.6%,上升到2005年的6.8%。主要原因有:一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二是1999年国家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三是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使收入呈跳跃式增长;四是全社会依法纳税意识和税务机关征管能力都不断增强。

  热点二:税务机关如何强化征管特别是对高收入者的管理?

  强化对高收入者的管理,始终是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重点。针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特点,税务总局先后制定了演出市场、广告市场、个人投资者、建筑安装业等十几个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和办法,要求高收入者定期申报收入情况,对高收入者实施动态管理。

  另外,税务机关还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一是推进全员全额管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的80%以上来自代扣代缴。二是在推行全员明细申报的基础上,逐步对当地高收入人员建立起档案,截至去年底,建立档案的重点纳税人已经达到1137万人。三是优化纳税服务。

  热点三: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收入结构中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收入占到了一半多,是否正常?

  2003年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结构中,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收入占一半略多一点,这是由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源决定的。首先,我国个人所得税主要来自城镇居民,工薪阶层是城镇居民的主要社会群体,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工薪收入构成了个人所得税的最大税源。其次,近年来职工工资增长较快,纳税人数不断增加,工薪所得项目收入水涨船高。再次,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累进税率征税,工薪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也越高,纳税额就越多。第四,国务院1994年发布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应纳税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因此,征税的工资、薪金所得不仅仅是个人工资单上的所得,而且还包括与个人任职、受雇有关的全部所得,如各种奖金、加薪、

股票期权收入、单位发给个人的购房补贴、购车补贴等。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收入占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一半略多一点是正常的,与个人所得税税源状况是相符的。

  热点四:如何看待“工薪阶层是低收入阶层,对工薪阶层征收个人所得税没有体现对高收入者的调节”这种说法?

  工资、薪金所得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工资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也越高,相应纳税就越多。2005年,全国年工资收入25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占工薪阶层纳税人数的0.48%,缴纳的工薪所得税款占工薪所得项目税额的14.63%。

  今年工薪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后,工薪阶层中的高收入者缴纳税款所占份额会进一步提高。因此,对工薪阶层征收个人所得税也实现了对一部分高收入者的调节。

  热点五:对于个人“转让财产所得”,如

二手房交易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1994年起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财产转让所得”应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法里所说的财产,包括房产、汽车等大宗财产。为鼓励个人改善居住条件,促进我国居民住宅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个人所得税征、免税政策:一是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二是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出售后1年内按市场价重新购房的纳税人,其出售现住房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按照其购房金额占原住房销售额的比例全部或部分予以退税。三是除上述情形以外的,纳税人就应将出售房产的收入额扣除房产原值和有关税费后,余额(净收入)按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热点六:个人取得企业债券利息收入到底是否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按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