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白杨树沙漠边缘的生命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41 兰州晨报

  走进民勤系列报道之抗争———民勤精神

  曾经绿意无限的民勤绿洲现在最渴盼的却是绿色,原有的林木半死不活,大片大片的沙枣林开始枯死,新树苗更是“年年种、年年死”,但在风沙肆虐的严酷条件下,民勤的树却能让人感到一种独特的精神和风情,在沙漠的边缘,记者见到了两棵奇特的白杨树,它们所体现出的顽强生命力简直可以用生命奇迹来形容。

  一排柳树的风情

  刚刚进入民勤,公路两旁一排排的防护林马上就吸引了记者的眼球,仔细观察,总觉得民勤的树有一种不同于别处的感觉,都显得异常挺拔,健康而粗犷。其中公路边两排柳树生长得异常茂盛,只见这些柳树的枝叶十分繁密,柳枝没有应有的轻柔和婀娜,而是像铁刷子一般扑打在路面上,一阵风吹来,柳枝没有随风曼舞,而只是像扫把一样动了几下,在这里,柳树所体现的是一种淋漓尽致的粗野的感觉,恶劣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的柳树有了一种别样的风情。

  胡杨林的悲歌

  在民勤,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已经枯死的林木的躯干,干枯的枝桠扭曲着指向蓝天,似乎在诉说着生命消亡时苦苦挣扎的苦难。据统计,民勤县目前已有13.5万亩人工沙枣林枯萎死亡,35万亩白刺、红柳等天然植物和50万亩天然灌木丛林处于死亡和半死亡状态。林木的大片死亡主要是因为民勤大量超采地下水所致,截至目前,民勤共打了近1.9万眼井,光上百米的深水井就有6000多眼,这使得民勤盆地边缘地带地下水静水面降至20米,农区降至25米。沙枣树被称为沙区的先锋树种,随便走进民勤县的任何一个村庄,农田边、水渠旁生长最多的都是沙枣树,但遗憾的是现在大都已经死亡了,村民们都惋惜地说,这些树都是被渴死的。更让人感到悲哀的是,以前在民勤的一些河滩沙地、柴湾和低湿地带生长着上千亩的千年胡杨,它们曾是民勤一道美丽的风景,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胡杨开始枯梢、衰败,至2000年,曾经茂密的胡杨林死得一棵不剩,只留下大片死后不倒的躯干,默默地诉说着对生态的绝望。

  沙漠边的生命奇迹

  在身边大片林木枯萎、衰败的时候,一棵奇特的杨树却给人们展示出生命的奇迹。记者在志云村见到这棵树时,简直无法相信它已经存活了20多年。这是一棵十分普通的杨树,它并没有生长在地上,而是高居在志云改水淡化站房顶的一角,值得一提的是,房顶全是混凝土楼板搭起的。树高不到2米,躯干也十分细小,但它的枝叶却显得异常翠绿。可以看到它顽强的根须已经深植在墙体中,根须将该房屋一角的房檐和墙体撑开了好多长长的裂缝。所有志云村及周边村落的村民几乎都知道这棵树,他们说这棵树可能是随风吹来的一粒树种长成的,无人照管已经存活了20多年了,在附近的树木都大片枯死或者呈半死不活的病态的时候,这棵树却一直生长着,每到春天来临的时候,它早早地就发芽抽绿,比周围任何一棵树都显得水灵。

  枝繁叶茂的“神树”

  在志云村还有一棵被当地人奉为“神树”的奇特杨树,它也与其他衰败的树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没有半丝病态,而且异常茂盛,虽然也只有20多年的树龄,但它已长成了需1人半合围的大树,让人称奇的是,它没有一点挺拔的感觉,却枝繁叶茂,一棵树就像一片小树林。这棵神奇的杨树现在生长在志云小学的校园内,4月28日,记者前往该小学,远远就看到了这棵像一座绿色大伞一样的杨树。来到校园近观,只见这棵树硕大无比,树高有10多米,树身长到约1米处时便开始分杈,分开的树干向上长时又不断分杈,如此整棵树的枝枝桠桠无穷无尽,枝叶向四面八方尽情地舒展,树冠几乎遮住了半个校园。而那硕大的树冠简直就是一个茂密的小树林,细看之下,每一个树干就是一棵小树,犹如树中藏树,层层叠叠。丁老师的办公室就在这棵树的正前方,他对这棵树有着独特的情感,他无限自豪地告诉记者,如果遇到刮大风,那种情景就更加壮观,满树的绿犹如翻滚的云海,又似层层涌起的波浪,有时甚至觉得它就是一头迎风怒吼的雄狮。当天记者去学校时,孩子们还没有上课,很多孩子在树下欢跳戏耍,让人感到无限的生机。

  本报记者冯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