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挤破门 技校乏人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46 南方日报 | |
高中挤破门技校乏人问 中考志愿填报在即,绝大多数学生及家长认为读技校“没面子”、“没地位” 5月25日-31日是今年深圳中考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读高中直上大学的道路,还是走职业化技校,成为技能人才,又成了摆在广大考生和家长面 本报记者调查采访发现,大多数学生将会选择读高中、上大学,其中不乏明知自己难以考上高中的学生,而技校则被视若敝屣。 对于志愿填报问题,大部分考生都显得比较迷茫,他们并不清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社会的需求情况。很多学生都表示“不知该怎么填报”,“大家都填高中,于是我也填高中”,有的则干脆让“家长、老师做主”。 学生:上技校“很没面子”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填报志愿。”福田某中学九年级2班的小王告诉记者。小王成绩在班里排在中间,在几次摸底考试中,小王的成绩都在500分左右,按照往年的情况估计,这个成绩可以上一所普通的高中,但如果要上重点高中,就比较难了。 “除了几个成绩较差的及家里比较困难的同学打算报考技校,班里还是以报读高中的人居多,连成绩差的也不例外。即使优等生想报技校,为了提高班上的重点升学率,老师也会劝说他报考重点高中的。”小王说,“再说,其他同学都上了高中,如果自己读了技校的话,感觉很没面子,到时你想找以前的同学玩,也会有隔膜。现在,我父母也希望我报读高中,就算重点高中考不上,读个普通高中也算了。我自己没想太多,到时父母要我怎么填,我就怎么填呗。” 赖小霞上次模拟考试在班上考了18名,她是为数不多的成绩尚可,却主动打算报考技校的学生。 “报考技校没什么不好啊,我一个哥哥就在深圳一家技校读书,他学的是物流专业,要到明年才毕业,但今年就已经被一家企业‘预订’了。而且,今年深圳招调工新政策出台,只要持有高级技工学校学历和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入户深圳。如果我读了技校,毕业了我还不用担心自己的户口问题。” 家长:出于无奈才读技校 不仅学生觉得报读技校“没面子”,很多家长对技校存有一定的偏见,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的家长也坚持让孩子报考高中,而不让他们报考职校。不少家长认为,虽然现在技校就业情况理想,但“读了大学,就是干部,技校出来的始终是工人”。让孩子当个工人,家长们觉得“没有前途”。 “填志愿的时候,肯定先考虑普通高中,如果孩子没上线,没其他办法才会选择上技校。”不少送孩子读技校的家长都抱着这样的想法。 上步某中学九年级的学生小陈一向很努力学习,但是由于以前的基础不太好,他的成绩并不理想,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小陈只考了400分,这个成绩就连上所好点的职校都难,离普通高中的录取线更是有相当的差距。在中考志愿填报之际,小陈的妈妈刘女士,与其让他上职业学校,还不如复读一年,如果让孩子上职校、技校,以后就成了工人,这会让亲戚和邻居们笑话的。刘女士在坚守着自己的“理想阵地”,要让孩子报考高中,读大学。 “虽然我儿子成绩一般,但我还是决定让他填报高中。我的看法是,万不得已才选择读技校。”家长刘先生说,因为在今天的现实环境下,即使大学毕业生真的比技校生就业难,即使上大学花费比技校高,舍技校而选择读高中、上大学,仍然是明智的选择。 刘先生认为,虽然今天的技校生暂时性的获得了比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就业的机会,但也仅仅是“就业机会”而已,与大学生所获得的社会地位、政治文化权利等“社会权利”相比,技校生获得的这种暂时性的就业机会实在微不足道。况且,如果我们今天的大学生们也愿意“放下架子”,“屈尊”去干一些技校毕业生们干的活,拿他们那个水准的工资,那么,大学生的就业率也会大大提高。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技校生难以和大学生抢饭碗,而大学生却比较容易和技校生抢饭碗。而在“饭碗”之外,大学毕业生获得及所能够获得的各种社会权利和待遇,是技校生们远远比不上的。 教育专家:偏见源于“白领情结”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大学生相对过剩已经成为无奈的现实。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让家长不屑的技工人才却严重吃紧:据劳动部门统计,广东高级技工的缺口在100万人以上;目前,深圳劳动力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每年达10.5万人,而具备技能等级的求职人员仅有5.3万人,缺口高达5.2万人,其中,中级工以上缺口每年更是达到了3.7万人。 虽然就业吃香,待遇尚可,但整个社会的舆论,包括学生本人和家长,都觉得读高中上大学才是“正路”,读技校毕竟是无奈之举。不少家长表示,虽然频频见到类似“大学生遭遇就业严冬,期望月薪降至1500元”的报道,但总是觉得孩子不读个大学,以后出来总是没有什么出息。 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家长的这种“无奈”,主要来源于割舍不断的“白领情结”。据技校的老师们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除了班里成绩拔尖的学生会去读重点高中,其他成绩不错的学生都争着去念中专技校。但后来,随着大学的门槛降低了,技校就开始遭到冷落,家长们宁愿花更多的钱送孩子上普高,去读早已饱和的“体面”专业,也不想看着孩子穿着工作服,进车间当工人。受此影响,不少年轻人也失去了拿起焊枪,走进车间的勇气。 针对一些家长的偏见,深圳高技校就业办负责人对记者说,这几年,技工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师相当紧缺,高级技工的月薪多在6000元以上。从学校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光机电、钟表珠宝、物流等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另外,只要持有持有高级技工学校学历和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入户深圳。因此,根据自身条件,报考技校,学门专业技术,也是很好的选择。 老师:自身定位要正确 就家长难以割舍的“白领情结”,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郑惠强认为,社会应该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读高中上大学不是唯一的路子。人们往往觉得,大学毕业的才是人才,技校出来的就是工人,但“什么是人才?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是人才,高级技工、技师等‘专家型’职业劳动者也是人才,总之,只要社会需要的,对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的,他就是人才!” 深圳新洲某中学的刘老师则认为,选择普高还是职高之路,都是可行的,并不是说一条路是康庄大道,另一条路就是羊肠小道。张老师建议,学生在中考填报志愿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包括自身的兴趣、爱好、家庭的承担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张老师认为,选择权应该下放给考生自己,老师和家长只能给一些辅助性的建议。“学生如果估计上高中达不到分数,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志趣,选择到中专职校技校,边上文化课,边学习一门技术。如果学生成绩较好,但家庭经济情况较差,也可以选择职校,毕竟学费要低,学生也可以早点走向社会,减轻的家庭负担。” 小调查 大多数学生认为差生才读技校 问题1 为了解初中毕业班学生对选择读高中还是读技校的看法,调查他们填报志愿的情况,近日,记者来到福田某中学九年级2班,让该班40名学生填了一项简单的问卷调查,总共回收有效问卷32份,其中男生20人,女生12人。 你会选择上高中读大学,还是去技校读书? 高中26人 技校6人 问题2 你现在的成绩可以考上理想的高中吗? 说不准10人 能18人 不能4人 问题3 你的成绩在班上排名情况如何?(a.由问题1中选择读高中的学生回答) 优秀7人 中等7人 中上10人 差2人 (b.由问题1中选择读技校的学生回答) 注:优秀0人 差3人 中等2人 中上1人 问题4 你为什么选择读高中?(由问题1中选择读高中的学生回答) 没面子,成绩差才会读技校17人 家长要求7人 自己不清楚2人 问题5 你为什么选择读技校?(由问题1中选择读技校的学生回答) 考不上好高中4人 早点工作,减轻家里负担2人 专家支招 填报志愿要“知己知彼” 在校学习是未来事业的准备,具体职业才是个人发挥才华、服务社会的安身之所。学生要学会规划人生、学会选择恰当职业。然而中学生对职业和自我尚缺乏全面认识,容易出现选择困难和疑问。家长在孩子填报志愿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既要避免孩子盲目填写,又要避免家长“一手遮天”。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在初中就开始出现学业差异,例如有的语文、英语成绩较差,有的数学成绩较差,有的文字学习能力较差,但这类学生通常会有一方面能力很突出,他们在参加中考、高考时总分一般会处于劣势,学历学习让他们的优势显现不出来,齐头并进的学科学习可能让学生身心疲惫。 建议同学们在填报志愿时要“知己知彼”:“知己”,是要对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力长短、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等有比较客观、清晰的认识;“知彼”,是对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需求等外部信息尽量了然于心。选择适合自己实际能力范围内的、自己心爱的职业,这就是最好的人生规划。——心理咨询师张欣 了解人才需求切忌盲目跟风 填志愿须考虑今后的就业。家长和学生须认真了解国家的政策和就业形势,目前,全国产业结构已经有所调整,对尖端科研人才需求最少、而对行业技能人才、普通技能人才则需求量大,而这些正是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人才。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学历类人才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建议学生在填志愿时,要做到“稳、准”,“稳”是以求稳为主,不要以求全,把所有的学校排名都填上,“准”是找准对应你的中考成绩的学校直接填上第一志愿。 对那些成绩好的,尤其模拟考在700分以上的考生,我赞成他们去读重点高中,升大学,但总是有很大部分学生没有这个实力,即使“硬撑”到高考,也会落在后面。专家有句话: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你的学校,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走技能教育、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也不失为这部分考生的明智选择。 中考改为考前填报志愿,家长更是要尽量摒弃学历至上的观念和思想,尤其在学历人才就业难的今天,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让更多的孩子掌握一门技能,成为社会急需的技能人才,也许是一种更理性的选择。”——职业指导师吕云龙 他山之石 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合一 在英国、德国等一些欧美国家,学生在上初中时,就要同时开始学习职业技能。等孩子们上了大学,不仅学士,就连硕士、博士,都要求他们必须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准许他们毕业。 德国的职业教育举世闻名,“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双元制”是一种由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双方在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分工合作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体系。其具体方式是:每周3—4天,受培训者要以学徒的身份,在与之签订了培训合同的私营企业中接受职业岗位的技能操作训练,另1—2天,则以学生的身份,在公立的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内进行专业知识及文化学习。培训期满,经行业协会统一考试合格者,则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证书,而这将作为他们就业的依据。 德国约2/3的年轻人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接受了初等以上的教育和培训,在350种由国家调整并认可的职业中,每人都可以接受一种职业培训。其中,约80%的人是传统的“双元制”形式半工半读的学徒工人,其余20%,接受的是全日制以学校为依托的培训。 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多年来,“双元制”培养了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术工人,卓有成效地为德国社会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记者手记 技校本不该受如此冷遇 哪怕倾家荡产,有的贫困家庭也要让孩子读高中,挤高考这座“独木桥”。这从中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读高中还是念技校的争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惜代价,读高中上大学!”依然是一种惯性很大的社会心理。 “我们既要考虑到学习知识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又要考虑到社会、技术、产业在进步,还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既要考虑上大学的预期回报,又要分析家庭实际状况、学生兴趣和创造力潜能等实际情况,否则可能得不偿失,培养了一个‘匠’,失去了一名‘师’,甚至令学生丧失了健全的人格。”深圳大学社会学系一位老师这样认为。 现在,家长们普遍存在“白领情结”,就是对孩子上大学抱有过高的预期,认为读了大学,获得的回报要比上技校大。但除了上大学,成才渠道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民办大学和职业教育,选择先走向社会再求学,先上技校(中专)再上大学等等,走一条终身学习的道路。 此外,读了高中上了大学,也不是意味着就进了保险箱,只要学习停止了,就会落在时代的后面。现在,技工吃香,这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实在的技术,但他们也必须不断地学习行业内的最新知识。学习应是终身的,读高中或者上职校,这只是终身学习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 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人才,必须经过市场的选择和度量。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市场对你的需要程度和认可程度。当一个社会树立了终身教育的观念,形成一个以能力为主导,而不是以身份为主导的竞争性市场经济的社会,形成了教育应该贯彻于人的一生的观念的时候,白领灰领孰优孰劣的争论将不复存在。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薛亮 图: 选择上技校也是一种成才路径,图为技校学生在表演花式调酒。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