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话丑理端说房价,规则才是大祸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55 四川在线

  近来,由于全社会对高房价的愤怒达到了“极限”,从各种渠道传出的国家“过去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几乎失败”的“共识”声音看,步步攀升的高房价的确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因而,国家在“百姓生活无小事”的人本理念下,终于在17日又一次“紧急”出台了有关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国务院“新六条”,以期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至于说“新六条”是否找准了高房价的病根?“新六条”究竟有多大的魔力使房地产回归国情和理性?也许很难做出回答。不过,虽然“新六条”的会议依旧还是老生常谈,但愚下到从“新
六条”出台的会议精神中再次看到了高房价牛气冲天的“合理性”,“会议指出,房地产业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持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新华社】。

  在本轮“声讨”高房价的社会浪潮中,愚下也在5月9日的文章《牢骚怪论:高房价背后的疑难杂症》一文中,从自己的视角对高房价提出了“病根”剖析,在此不再赘述。不过,本文就以人们不太注意的另一种角度用话丑理端的“悖论”方式,再次说说高房价疯狂的原因。

  社会的稳定需要规则,而规则又是管理社会各种事务的概称,规则既包括依法治国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又包括人治色彩的规章制度和讲话精神。规则的好坏取决于规则的制订者在制定规则时是否以天下苍生的利益为重,如果是的话就是良规则,反之则是恶规则。对房地产的发展也不例外。在中国这个特殊国情下,善良的百姓往往都给规则赋予最大的正义与公平期望,但却很少有人在遭遇规则侵害时去深究规则的非正义与非公平带来的危害。由此可见,规则也是双刃剑。

  第一:经济绑架与绑架经济。绑架一词虽然不是褒义词,但使用在特别的表述中就未必都是贬义意思。“房地产业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这样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已经说明了房地产具有GDP目标意义下的“经济绑架”味道,简言之,房地产在国家的GDP贡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国家未曾公布过房地产对GDP的明细贡献率,但从一些估计的数据中大概是占GDP总量的25~50%,也就是说,假设房地产遭遇“破产”的话,中国的GDP就不是过去年平均的10%左右,而只能是5%~7.5%。这种现象正好说明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关联产业,众多的企业都与房地产的成败息息相关,其牵一发动全身的力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多年来国家把房地产的发展作为“经济绑架”的善意目的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即使不断出台众多的规则对房地产进行保驾护航,也会在所不惜。这些众多的规则是否完全是站在百姓利益的角度考虑,几乎没有人去深究。助推房地产蓬勃发展的规则既有过去现代城市化发展的理由,又有现在正在实施的城乡一体化理由,还有潜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由。至于说哪些是百姓认同的主动理由,哪些是百姓不认同的被动理由,更没有多少人去探讨。由此不难看出,房地产并没有减速的迹象,并且还有更多的规则为其继续保驾护航的可能。

  然而不幸是,当国家把“经济绑架”的目标压宝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时候。商人们却在规则的保护下利用房地产“绑架经济”,以期达到投资房地产的利益最大化,挡不住的高房价就是商人们不顾国情利用房地产“绑架经济”从而损害百姓利益的结果。尽管这种利用房地产“绑架经济”的手段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愤怒”,并且还有架空宏观调控规则的嫌疑,但是,却很少有人去追究有关房地产规则的漏洞以及负面作用,而更多的社会声音都是从社会责任与论理道德方面去谴责商人们的良心而已。由此可见,在房地产的发展战略中,商人们利用规则以房地产“绑架经济”的目的非常明确。

  第二:房地产开发商是个啥玩意儿?针对畸形发展的房地产,已经出现了“取缔房地产开发商”的社会声音,据说这种声音来自专家学者。的确,人们正慢慢发现开发商更多的时候只是房地产业链条上的“中介皮包公司”,它的作用就是从上面勾兑政府要土地、勾兑规则要地位、勾兑银行要资金,从下面控制施工建房子、控制媒体造舆论、控制市场要高价。开发商的这些行为,从上从下是否都能找到规则依据,无懈可击。但问题是,土地、规则和资金都在政府的掌握之中,而建筑、媒体和市场,又可以直接完成各自的市场行为,又何必要用规则容许一个不伦不类的“中介皮包公司”存在呢?而且据说开发商在房地产的利润中达到了10%~30%,甚至更高。假如没有开发商,政府完全可以直接以规则的方式把房地产发展交给建筑企业,进行修建和销售,由政府对销售价格以规则进行符合国情的市场控制,这样房价就会明显下降一大截。从目前有关高房价的丑闻来看,开发商的确是“主凶”,因而,“取缔房地产开发商”的呼吁的确具有合理性。

  第三:房地产开发离不开银行贷款,据说贷款额高达50%~80%。在这个现象上不知道人们思考过没有,那就是“银行的钱是从那里来的?”毫无疑问,银行的钱绝大部分是从百姓的存款中来的。换言之,造成如今百姓难以承受的高房价痛苦,实际上正是百姓用自己的存款在“纵容”开发商的同时,还得极不情愿地面对不堪重负的高房价。当然,百姓存款到银行是有规则保证微薄利息的诱惑,银行放贷开发商也是按规则获取利益,但却没人考虑这种规则诱惑下暗藏着帮别人做嫁妆而又自讨苦吃的后果。试想,假如百姓都不把钱交到银行的话,银行又有多少钱呢?银行又拿什么钱放贷给开发商呢?因此愚下认为,要使高房价快速降下来,最好的手段就是全国百姓的存款按规则退出银行!百姓也可利用规则针对高房价玩一次扬眉吐气!!当然,这只是一种话丑理端的“悖论”可能,实际上并不具备实际操作性,因为,在利益博弈的时代,百姓决不可能“团结一心”共谋“造反”。尽管“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验证”,但愚下这番话丑理端的“悖论”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换言之,通过余下这番话丑理端的“悖论”,人们也能够看到,理论与实践有时并不统一,即便“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看似有理,但在双刃剑的规则面前,有时却又未必“有理”。

  第四:在民主法制的社会中,恶规则最怕什么?毫无疑问,最怕百姓利用良规则对抗恶规则。不过,假如百姓没有利用良规则的手段和渠道的话,恶规则就将事无忌惮地继续恶下去,今天的高房价就属于这种话丑理端的逻辑。和平游行示威,是中国最大良规则——宪法,赋予百姓的人权权利,然而遗憾的是,当高房价压迫百姓难以忍受的局面下,百姓却难以享受用和平游行示威这种良规则来对抗高房价的恶规则,进而压迫高房价回归理性与正常。究其原因,和平游行示威这种良规则遭遇到了另一种治安规则的“批准性限制”,也就是说,社会在面对高房价的痛苦时,考虑到房地产属于国家“经济绑架”的战略大局,治安规则绝不可能批准百姓利用和平游行示威这种良规则来对抗高房价的恶规则,其理由是“维护社会安定,不准造成不良国际国内影响”。由此可见,高房价至今并未遭到最有效的民意对抗,这样的后果只能一声叹息地目送高房价“一路走高”。君不见,今年法国发生的“首次劳动雇用合同”规则的和平游行示威民意对抗,最终还是以政府重新修改“首次劳动雇用合同”而平息骚乱的吗?君不见,近期美国发生的歧视性《移民法》规则修改而引发的大规模和平游行示威民意对抗,而迫使政府最终决定重新修改《移民法》规则吗?这些虽然是发生在国外的规则性对抗,但却能够开启中国百姓从话丑理端的“悖论”中思考问题,提升素质,即便本国“不会”发生和平游行示威的规则对抗,但却并不能阻止中国百姓对规则对抗的远期目标渴望。由此不难想象,假若节节攀升的高房价遭遇到规则容许的和平游行示威民意对抗的话,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决不会是这个样子。

  综上所述,虽然是愚下对高房价话丑理端的“悖论”,但却让人隐隐看到了“你永远玩不过制定规则的人”的无奈心情表达,高房价究竟能否回归理性与正常?也许没有人能够回答。不过,既然高房价的祸根是规则,那么,建立和实行百姓遭遇生存威胁时用和平诉求方式与渠道与恶规则进行民意对抗,那就是对“可疑规则”的有效反对和制衡,社会才能实现真实的繁荣与稳定。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