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美元超量发行成人民币升值压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10:24 四川新闻网 |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5月15日突破8∶1的心理关口,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这是自去年7月21日中国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新高点。显然,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灵活性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迅速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扩大内需以促进贸易平衡的同时,美元依然继续像国际金融体系中一个“被惯坏的孩子”,放纵自私,而且不愿意对自己作为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性储备货币的地位负责,不愿意对自己的超量货币发行负责,不愿意对自己的低储蓄率负责,而是希望由中国 中国开始面临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与美元这样一个“被惯坏的孩子”相处? 美元的超量发行为全球经济体系注入了过剩的流动性,是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大背景之一。观察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必须首先考察美元的波动趋势。从2001年开始,为了对冲美国科技泡沫破灭和“9·11”恐怖袭击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美联储持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准利率由历史的中轴4%—8%降到1%的低位,并维持了长达3年的时间。与此相关联,日本央行为了应对长期通货紧缩和低迷的经济,实施了超宽松货币政策,将利率下降到0。近年来,英格兰银行、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已经开始先后加息;日本央行最近结束了长达4年的数量扩张型货币政策,试图抽紧本国过度的资金流动性。但是超宽松货币环境的总体格局仍然没有发生质变。 从全球的格局看,在美元大规模发行货币的情况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通过大规模的出口来积累这种购买力不断下降的“垃圾货币”,对于亚洲国家来说,这是一种十分不公平的格局。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的总体格局之下,全球经济失衡的现状成为主导资金流向的重要标杆。2005年美国经常账目赤字超过8000亿美元,而欧洲、日本、石油出口国、亚洲新兴经济的顺差相应增加。美国庞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和迅速增长的债务使得外国投资者的信心逐步降低,国际投资者认为美元长期贬值趋势不可避免,美元资产的汇率风险不断加大。同时,当前美国国内经济正处于加息周期的尾声,而日本、欧元区、中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受经济复苏加快的影响,普遍进入加息周期初期,美元资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资产投资收益率利差将逐步缩小。 在这种情形之下,美元资产相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吸引力明显减弱,导致全球资金逐步从美元资产转移到未来投资回报率更高、汇率风险更小的日本、亚洲以及其他新兴地区的资产,这也是日本、印度、中国香港、巴西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股市持续牛市的重要原因。这种全球资金流向趋势导致周边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局面,很难在短期内出现逆转,同时也推动了这些国家汇率升值的压力。(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