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莫让“棍棒教育”成为民工家教惯用“拿手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18:00 光明网
许贵元

  3岁的郑博,仅仅因为不肯念一遍“1、2、3、4、5”这几个阿拉伯数字,就被自己的父母活活打死,酿成一场家庭惨剧。(4月19日《河南日报》和5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为了引起所有的家庭、尤其是携家带口进城的“农民工家庭”对“家教”的重视和完美,《河南日报》的编辑以本能的责任意识,在报道这则消息时,以“农民工家庭教育亟
须关注”为题,向全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呐喊和呼唤。

  报道中说,3岁的郑博是一朵“流动的花朵”,1岁时就随打工的父母从老家河南农村到浙江萧山。2005年12月24日晚6时左右,因为不肯多念一遍“1、2、3、4、5”这几个阿拉伯数字,竟然被其亲生父母打死。这在全国虽然不是“首例”,但类似的事件也确实为数不少。而且大都是“家庭暴力”、“棍棒教育”的牺牲品。它折射出当前农民工

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构建
和谐社会
的一大隐患。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门槛的降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谋生创业。为避免出现“留守儿童”问题,许多农民工都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由于他们的父母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打工挣钱”上,并以孩子“不出事”为心理上的满足,可想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能像城市孩子那样“宽松舒适”吗?令人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农民工在城市的地位、工作性质和自身文化素质等多方面的局限,对孩子不能正确、科学地实施家教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据分析,农民工进城一般都是生活贫困的缘故,因为他们深知农村的“苦”和城市的“富”,处于城乡差别的“自卑感”和羡慕城市生活,所以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更为心切,以图从根本上改变生活命运。平时,只要孩子不听话,家教的手段靠“打骂”;只要学习成绩差,就拿“棍棒”来惩罚。有许多孩子为了躲避父母的暴力惩罚,被迫走上“外出”之路,还有的被护送回来又“逃走”、而且多次“逃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不仅给家庭带来了难以消失的阴影,也无形增大了社会负担。“留守儿童”的逐年增多与许多“家教不当”有直接的关系。

  从郑博被父母活活打死这一惨剧中,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如何审视“农民工家教问题”,怎样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棍棒教育”下的恶果再现,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科学施教”走进农民工家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民工家庭教育不能忽视和冷落,从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研究制定出台一些鼓励和约束农民工家庭开展“科学施教”的规定和规则,从政策法律的角度来抑制和消除“家庭暴力”和“棍棒教育”的不良行为,让儿童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人身安全首先在家庭内部得以落实;二是教育、妇联、民政、劳动、基层社区等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对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和成长情况,要摸清底数,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搞好家庭教育服务,千方百计为农民工家庭教育创造宽松条件,切不可有“顾不上”的“排外意识”,让农民工的子女与城市子女一样,真正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尤其是城市社区,应把关注农民工家庭教育列入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议程,视为责无旁贷的一件大事,经常组织开展以农民工家庭“关爱孩子”、“科学施教”为内容的大型宣传活动,也可以采取“上门走访”和“炕头宣教”的形式,或定期到工地和农民工居住地开设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向农民工家庭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三是学校要与农民工家庭通力合作。可利用教师家访、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开办家长学校,进行专门培训,推广先进典型等方式,促进农民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家庭教育尽快步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让农民工的孩子在城市里能够舒心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