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学:无法回避的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0日12:46 生活报

  执笔 刘涧南 初阳

  编者按

  连日来,在“国学大师”评选中,谁能名列前十位,成了激烈争论的话题。而更多的人认为,大师不是评选出来的,给大师们搞排行榜,具有太多的炒作意味,既无价值也不

科学。而关于国学是应当复兴,还是应当摒弃的论争,也显得意义含混。在没有界定国学的基本含义或者当我们在如何界定“国学”问题上还存在分歧的时候,就无法在国学是否需要复兴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国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又是国学的主流,而民众恰恰对儒学在认识上存在分歧。尽管如此,许多针对少儿的“国学班”正在悄悄兴起。对于“国学大师”评比,尽管存在质疑,但参与投票的人数达到上百万人,从侧面证实了公众的关注热情。国学是学术,也是我们大家的遗产。

  国学不等于儒学

  国学是不是就等同于儒学?看了这个题目不禁有点后背微微出汗。想了想,大概应该分开回答,首先明确什么是国学。

  说到国学,应该是体现中华文化精华,足以代表五千年文明的学问的统称吧?这样一想,就感觉应该是博大精深的学问。现在有一种见解:国学就是儒学。社会上有很多课外辅导班,内容就是教中小学生《论语》、《弟子规》之类的儒家经典,并冠名为“国学班”。

  虽然,到现在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定义,但如果把儒学当做国学的全部,未免狭隘了。不容否认,儒学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尤其在罢黜百家之后,儒学更是一枝独秀。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海纳百川的文化,而不是排他性的文化。儒墨名法道、阴阳兵农医都以独特的思想光芒成为国学的组成部分。

  应该承认,“国学”作为最近一段时间很热门词汇,“热”得有些突然,但却实实在在是件好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文化都忘掉了,一个失去了文化根基的民族也注定会变得浮躁不安。所以,在围绕国学而引发的争论中,不少人表现得极为急切,希望澄清、希望得出结论。其实,过早得出的结论,往往未见得科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国学不仅仅是儒学,也不仅是对过去文化的总结和归纳,而应该是生长和传承中的中华文化的精粹。

  不可能推倒重来

  世界上任何时候都不乏嫌贫爱富的人。在这些人眼中,如果你穷,你就一无是处,不管你说什么都是错的;相反,如果你富有,那你做什么都是对的,你的学问也必定是好的。不幸的是,很多人对于文化的态度也是如此。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学”对于本国人民来说,其价值与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而国学对于中国人来说,也同样承接着文脉,是中国人的精神血液。然而,近百年来,国学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国学的地位由社会意识形态的巅峰迅速向下滑落,长期沉沦在遭否定、受针砭的尴尬境地。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国国力的衰弱。一些人把中国由盛转衰的原因完全归结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也有人将原因直接归结为“国学”的毒害。继而,还有人提出要仿造“有钱人”的文化,重建一套文明。

  当然,任何一种文化,尤其是历史较长的文化,都必须经过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经过改造和扬弃后,才能重新焕发精神,与现代生活接轨,这是文化的继承。然而,如果仅仅因为需要排除体内的“毒素”,就不惜开肠破肚换一套内脏,这显然是愚蠢的。而谁有钱就照搬谁的文化,也同样是幼稚的。

  如今,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人们又得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归宿并寻回自信。事实证明,正确的态度是不要嫌贫爱富,新的文明应该在继承中重建,而不是推倒重来。

  本报观点 不必对国望而生畏

  国人在国学复兴问题上的争论,正反映出在东西方文化的双重作用下大众心态的矛盾处境。因而我们需要争吵、辩驳、分出条理、理清思路。我们不能一方面慨叹传统的丧失、另一方面却对古代的文化避而不谈。

  我们要不要传统文化?这是个虚假问题;我们要不要学习西方?不言而喻。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惊诧于英语的普及,更不必愤愤不平于“国学复兴”的说法。因为我们应当清楚,我们之于东西文化的立场恰恰是“都要”,而不是“全都不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而在于要什么。

  我们要弄清到底需要什么,首先要知道文化是什么。我们要争论国学是否应当复兴,首先也必须弄清国学是什么。否则一切都是隔靴搔痒,不达要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毋庸讳言,所谓国学,儒学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但是我们对传统的继承,显然不限于儒学一家。诸子百家留下的遗产,仍然有许多极具文化上的价值。中华文化的复兴,不可想象全然地抛弃传统,另起炉灶。新文化的建立,只能立足于对传统文化有选择的继承,以及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吸收。

  在技术主义和商业理性至上的今天,古老文明留下的人本精神、天人和谐、系统思维和辩证理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反对极端、允执其中的中庸观念,仍然不乏战略和策略上的价值。《孙子兵法》以军事家的立场首倡“非战”的观念,至今仍然高出许多当代战略家的眼光。

  不必对国学望而生畏,它本来就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融于现代生活中,成为我们的财富。

  大师就是影响力

  在“十大国学大师”的评选中,50个候选人中,每位都是独树一帜的大师,因而最后的“十大”就难免遭人质疑。其实国学本身就规模宏大、分门别类、体系庞杂。要说学识,王国维堪称公认的大师,要说影响力,大家却都把票投给了鲁迅,然而大家都知道鲁迅是最反对读古书的。陈寅恪精于文史,胡适则又精于哲学,二人都学贯中西,且长于考证。但是谈到政治,则章太炎、梁启超的影响更大;说到教育,蔡元培又是这些大师的伯乐。无论单独按哪一个标准都难以公允。

  更何况,大师是自己做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因此评比活动一出,反对的声音就不在少数。对此,我们只应把评比理解为一种普及活动,很难苛责评比的不公。国学本来就是门类庞杂,谁又能说哪一项研究更为重要?

  尽管国学大师中学问各有所长,人品也各有高下,但我们可以在理性的选择中,在他们的身上找到值得吸纳的精神品质。尤其在学术领域,风气日渐烦躁的今天,倡导大师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学以致用的理念、悲天悯人的情怀、洁身自好的品格、刚直不阿的骨气,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大师的学术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他们留下的人文精神才是更重要的财富。

  链接:

  5月16日,“十大国学大师”评选活动公布首期结果。此次活动由国学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等主办,评选共收到120万张选票,从50位候选人投票选出“十大国学大师”,他们是: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鲁迅、蔡元培、胡适、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钱钟书。

  结果揭晓之前的50位大师候选人(以卒年为序):

  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王先谦、刘师培、严复、沈曾植、康有为、王国维、辜鸿铭、梁启超、廖平、黄侃、章太炎、鲁迅、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余嘉锡、柳诒徵、吕思勉、胡适、汤用彤、陈梦家、马一浮、熊十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郭沫若、唐君毅、顾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岳霖、王力、高亨、夏承焘、梁漱溟、钱穆、冯友兰、任中敏、牟宗三、钱钟书。

  据介绍,50位候选人的入选标准有三:一是必须是190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期间辞世的学人;二是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在学术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有专著传世;三是有独特的思想价值观,对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

  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还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

  以学科分,国学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以《四库全书》分,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