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文物安全谁来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0日12:4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石家庄五月十九日电题:中国文物安全谁来管?

  中新社记者潘海涛

  河北涞水“十三王爷允祥陵寝”的国家一级文物“望天犼”最近被盗,经过警方二十多天努力,此件国宝终于被追回。

  刚追回“望天犼”,该省又传出,一处有着四千年历史、跨越先商至东周时期的古代村落遗址——北放水遗址和一处战国至汉代的都亭遗址、墓地频频被盗。

  有关人士调查,二00五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有五处在考古队进驻之前曾不同程度地遭到盗墓者洗劫。据称,这十大发现遗址涵盖了从新石器时期到北魏时期的文化遗存,时间跨度超过八千年。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是有形的历史文化载体。加强文物保护,合理利用文物,对于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光华之下,却总有为人所耻的行径浮现。盗掘古遗址、古墓葬和盗窃、走私珍贵文物的诸多丑行令人扼腕叹息。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考古学家张忠培曾表示,人为盗掘和破坏使中国文物安全面临空前威胁,盗墓活动常常和愚昧、腐败、黑恶势力等社会问题盘根交错。

  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中国大约有四十多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但专家推测,到现在至少有三分之一已没有了,人为破坏是主要原因。

  让人不安的是,有的地方进行基本建设时有法不依,破坏古遗址、古墓葬等文物古迹;有的在旧城改造和城市化建设中忽视文物保护,拆毁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导致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丧失传统风貌和特色,有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名存实亡。

  从近年一些典型文物保护案例中不难发现,文物保护面对一些地方眼前利益咄咄逼人的态势,几无招架之力。

  有关人士透露,目前,违反《文物保护法》的案件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法人违法案件还在不断发生。背后还不都是为了当地或者某些部门的一些小利益。

  这可以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便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些关于文物保护的案件,也是经过媒体报道或者民众举报后,才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文物执法,何以力量如此之弱?

  以河北为例,截至去年底,河北各级文物部门从事文物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只有五百七十余人,而其中兼职人员约占百分之九十。“把这些人放在河北省十八点七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你就能知道文保执法任务到底有多繁重。”一位文物保护人士对记者如是说。

  更令人忧心的是,一些拥有丰富文物资源的地方,大量文物竟然只有一两个人看守。别说是大盗,就是被小偷惦记上,这些文物的命运便可想而知。

  本来有法可依,但在人们文物保护法制观念淡薄的情势下,罩在文物保护外面的法律护罩在一些地方完全形同虚设。

  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等四十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曾联名提出,应尽快成立文物公安局,用一支专业的执法队伍打击盗窃文物、盗掘古墓和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

  组建文物公安局诚然是大好事,但文物保护,又岂止单单靠一支执法队伍就能完全做到的。毕竟,这事关每一个沿着先民足迹走来的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