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夺命线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1日03:48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简称“齐二药”)所产假亮菌甲素注射液,目前已致5人死亡。对人体有如此危害的假药,如何顺利通过层层检验而最终流入市场?

  贪图便宜 购买假料

  亮菌甲素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亮菌甲素。5月14日,齐齐哈尔市给出“齐二药”事件调

查结果:药厂在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实际购入的是中国地质矿业公司泰兴化工总厂(简称泰兴厂)假冒的丙二醇——二甘醇,经手人为王桂平。专家认为,如果长期从事采购工作,凭经验就可分辨出丙二醇和二甘醇。二甘醇一般用于农药,几乎不用于药品生产。二甘醇与丙二醇的化学性质很接近,但两者价差很大。“齐二药”此前所购进口丙二醇的单价为每吨1.7万元,而从泰兴厂购得的“丙二醇”仅为每吨6000多元。齐市药监局通报说,“齐二药”老采购员纽忠仁为图便宜,未向泰兴厂索取资质证明,也未到厂查看,便购入假冒丙二醇。

  自检外查 全是摆设

  药品取得生产许可上市以后,在购进原辅材料时必须检测,这项工作由企业来做,而非由政府药监部门执行。药品出厂时应再次检测,而这也由企业来完成。药监部门只对部分诊断试剂进行成批检测,而不会每件都检测。“齐二药”内部设有化验科。据说,由于检验员渎职,二甘醇被当成丙二醇投入使用。而不论是“误采购”还是“误检验”,是否果真是“误”值得怀疑。另外,与自检对应的外查,其依据来自于《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外查由各药监局实施,但黑龙江省药监局表示,药监部门对已下达批文的药品实施监督检查的作用实际上微乎其微。这样的表态,是否有推诿之嫌?

  假药中标 只因价低

  事发时,“齐二药”的亮菌甲素进入广州中山三院还不足一个月。今年4月19日,“齐二药”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在广东省药品招投标中独家中标,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才将原来使用的云南亮菌甲素换成“齐二药”产品。广州全市183家医疗机构集中招标时,“齐二药”同样中标。“齐二药”之所以中标,就是因为报价低。广东省卫生厅表示,按照招标文件规定,只要经过药监部门批准,药品有文号,就允许药品参与招标。他们认为,在此事件中他们没有任何责任。另外,“齐二药”亮菌甲素出售给患者时价格并不低,此前使用的大理药厂的是45.78元一支,4月19日以后使用“齐二药”的是46.10元。

  当年改制 就有猫腻

  “齐二药”的总经理是桑红霞,30余岁的桑是齐市本地人,也是“齐二药”的真正掌权者刘劲涛(音)的老婆。刘氏夫妇近两年如鱼得水,并与当地政商两界保持着广泛的关系网络。“齐二药”曾是一家集体企业,隶属齐市八大国有企业之一的市车辆厂。后来,“齐二药”并入黑龙集团,计划整体上市。因黑龙集团后来决定转型,“齐二药”于2005年列入改制之列。2005年9月30日的官方公告称,经招商引资,北京东盛园投资公司以1442万元接盘“齐二药”。

  在公司所在的铁峰区,“齐二药”被认为是最好的两家企业之一。另外,药厂2002年为完成GMP认证,共投入3000余万元。工人们认为,药厂至少价值4000万元。北京东盛园投资公司老总名叫向东,很少在齐市露脸。该厂工人认为,这只是名义投资行为,实际买家是刘氏夫妇。随着改制,工人大量下岗,新工人不经培训就上岗。另外,自1999年起,名叫盖兆光的人自己带工在该药厂生产,对外销售也用的是“齐二药”品牌。盖兆光挂靠生产一直持续到此次出事前。据新京报

  震惊记录

  4月22日、24日 广东某医院重症肝炎病人先后出现两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

  4月29日、30日 出现多例相同症征病人。专家会诊后,怀疑可能是患者使用“齐二药”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引起

  5月1日 医院停止使用该药

  5月3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来自广东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责成有关各方调查

  5月4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员前往广州实地调查

  5月9日 广东查明“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中含有二甘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即向全国发出对该药采取紧急控制措施的通知

  5月11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三个调查组,前往广东、江苏和齐市调查

  5月12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停止销售和使用“齐二药”生产的所有药品

  5月18日 最新检验证实“齐二药”还有另外4个品种的假药

  5月19日 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肃查处“齐二药”假药事件

  检验室竟无人会图谱分析

  记者从警方获悉,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对药品的原料、成品等检验环节存在较大漏洞,检验人员没有按照国家对药品生产的规定,对药品从原料加工到成品的每个环节都实行检验,而且化验室11名职工中竟无一人会进行图谱的分析操作,最终导致假药流入市场。

  据了解,在药品成品前的诸多检验项目中,“鉴别”环节最为重要,它要求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即标准图谱光谱集)一致。但通过对齐二药化验员的询问,该公司根本无标准的药品红外光谱集,因此无法进行对比。此外,检验过程中,化验员做出丙二醇图谱后,没有任何对比就直接交给原料检验员,原料检验员也没有任何依据,按惯例就写上了“符合规定”,因而导致用假原料生产的成品药最终进入了市场。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