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运河申遗何以“悄然升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1日18:18 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5月21日电(记者李菲、邓卫华)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日前在全国政协组织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途中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世界遗产规则的变化以及南水北调给运河保护带来的机遇,是大运河申遗“悄然升温”的两大主因。

  据罗哲文介绍,20多年前我国申报长城等第一批世界遗产时,专家们就提出了“大运河申遗”的建议。但当时一些观点认为“文物是固定的,运河是流动的”;而且一些河床

已经干涸、部分河段污染较重、一些河道已经改变,因此大运河不适合申报世界遗产;大运河申遗的事情也就因此耽搁下来。

  可喜的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最新一版《行动指南》中,遗存运河和文化线路作为新的世界遗产种类已经赫然在列,而且国外已经有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的先例。

  据悉,《行动指南》将遗存运河的特点归结为,“它们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罗哲文说,大运河完全具备这些基本的要素,是标志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遗产。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在即是运河申遗升温的另一大主因。罗哲文说,东线水穿过黄河后,如果能对河北、天津段的运河进行生态补水,千年运河有望流淌起来,重现生机。此外,南水北调建设还充分考虑了沿线文物的保护,从东线的实际而言,也就是对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南水北调东线对于大运河而言,具有“生态修复”和“文物保护”的双重意义,是一次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

  罗哲文还说,此次运河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抓住这两大机遇,为运河申遗摸清家底,制定运河保护规划,通过申遗实现对大运河更加科学规范的保护。(完)

  相关新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