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勤精神抗争200米不变的生死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10:09 兰州晨报

  当我们以更多的忧虑和不安关注民勤的时候,另一种奇迹在诞生。在民勤县腾格里沙漠的边沿,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村庄———下润村六社,20多年在沙窝里栽植梭梭和沙枣,6000多亩的林带在3公里长的风沙线上锁住“沙魔”,民勤县东部最严峻的风沙口,滚滚沙浪被逼退了200米,多年未侵入村庄半步。在严酷的生存条件下,人和自然从抗争、保护,走向和谐。200米的阻击距离,下润村六社走出了特别的民勤精神。

  风沙口上的村庄

  民勤县东湖镇下润村六社,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村庄,安卧在腾格里沙漠风沙口一侧。模样相同的房屋,灰黄的土墙院落,村民家大门头上刻着字迹端秀的四字短语:“太白遗风”、“人伦师表”、“西汉苗裔”等。据说,这些不同内容的门头,分别代表着村上李、沈、刘等几个大姓。浓郁的乡村家族文化,在这里透露着顽强的传承与认同。

  两条宽阔的土街伸出村口,正对着北面不远处的腾格里沙漠。

  这是4月26日中午,风沙线上的阳光十分酷烈,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沙土味。正值春播时节,村里很少有人走动,75岁的邱逢武老人,拄着拐杖,坐在自家门口的小凳上,安静地望着我们,“你看,前面就是大沙漠,可多少年再没有往前移动,我们把它给治住了!”老人自豪地说。

  下润村六社曾经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长湖村。村子西边过去有一个湖泊———长湖,该村因此得名。村上许多年长的人,仍然能想起这里当年碧波荡漾的情景。但现在,连绵的沙丘如一头头巨鲸,蛰伏在泛绿的梭梭林里。腾格里沙漠在民勤县东部一个长达3公里的巨大风沙口,正对着这个村庄。

  不多工夫,60岁的村支书沈嘉道从田地里赶了回来,村里的晚辈习惯称呼他“沈二爷”。面对记者的来访,他只是淡淡地说,“不栽树,村子早就埋在沙漠里了,也没有多少说的!”但后来在他家同吃同住的数天里,记者真正感受到了一个村官大半辈子治沙生涯的艰辛和酸楚。

  封锁“沙魔”的楔子

  下润村六社像一个楔子一样“钉”在腾格里沙漠的风沙口上。

  站在风沙口东头一座约1公里、高达丈许的沙山上,向西放眼望去,风沙口在此正呈倾斜之势扑向六社村口。沈嘉道坐在沙山上说,相连的三个村子,风沙口就和下润村六社“过不去”。“这沙山挡住了西北风,流沙到不了往致村,西边的调元村距离沙漠还远着哩!”从高处看,偌大的腾格里东北区域,除了在近处风沙口的边缘地带能看到呵护着下润村六社的林带外,几乎再看不到一棵树。

  这些梭梭树都是村民一株一株栽植起来的,加上风沙口最边沿的沙枣林带,3公里的风沙口,有6000多亩的成林区,可以说,把风沙口给牢牢地封锁住了。“我这辈子,没干过什么大事,就是带着大家栽了几十年的树。”记者和沈嘉道从风沙口东头返回,他兴奋地指着沙漠边沿密密麻麻、一人多高的沙枣林说,“这是风沙口的第二道封锁线,你看,多有气势!”但他同样忧心地说,梭梭林只要活了不容易死掉,但沙枣林一年至少要浇灌两次水,否则不出几年照样会干枯而死。

  在风沙口的西头边沿区域,一片更惹人眼目的景观连着茂密的沙枣林带,紫花苜蓿如绿色地毯一样,这是令沈嘉道这位村官更为自豪的一片风景,“800多亩呢,既可以固土固沙,又可以解决牛羊牲口的饲料!”他很有信心地说,这是风沙口的第三道封锁线!

  风沙口上200米生死线

  200米,是一个不经意的数字,同时也是一段短短的距离。它没有写进官方的文件里,更没有出现在多年来全国媒体关注民勤风沙的报道里,但是,在民勤人抗击风沙的艰辛历程中,它特别深刻地烙在下润村六社村民的心里。它是一个村庄一段生与死的抉择印证,但它并不只是历史,它仍旧面对严酷的现实向明天延伸。

  从4月26日记者到达六社后的几天里,大风从上午11时开始,每天持续呼啸掠过,挟裹着细细的沙粒“光顾”村口。27日上午7时许,村里76岁的李大爷拄着拐杖蹲在村口的打碾场上,用干枯的手指轻轻地抛着沙粒念叨着:“刮来的新沙子不算多!”下午4时,风小些了,李大爷又出现在打碾场上,他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深切的关注。

  “你是兰州来的记者,我们这里很偏僻,你看看,从村口到沙窝那边的一道沙枣林带,有200米的样子,如果沙漠越过200米这个界限,我们这个村子就完了,再没法住人了!我们年年栽梭梭,沙子再没有刮过来!现在住得也安然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20多年,下润村六社几代人死死守住了这条200米距离的生死线。

  孩子眼中的梭梭林

  每年春天,下润村六社的村民在沙窝里大面积栽植梭梭,这几乎成为不成文的规定。正是农忙的季节,栽树时全村男女老少共同出动。

  4月29日中午,干完农活回来的村民们赶到沙窝里栽树,有的套着牛车拉水,有的爷爷挖坑,孙子、孙女浇水,他们拿着脸盆、勺子,精心地栽下一株株梭梭。村里75岁的沈承禄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到沙窝里,笑眯眯地看着大家栽树,“我老了,干不动了,来看看,比给自家种庄稼还高兴!”老人说。

  当日正是星期六,有不少小学生也跟随大人来栽树。小学四年级学生李小敏说,他记得爷爷、奶奶和父母年年春天到沙窝栽树,“爸爸妈妈把这种树叫扎甘(当地方言名),老师告诉我,它的学名叫梭梭,是最耐旱的沙漠植物!”在炙热的阳光下,沙窝里一片忙碌景象。一株株梭梭,一群群孩子,都是这个风沙口村庄走向未来的希望。

  沙窝里的神奇宝贝

  风沙线上不断延伸的梭梭林,同时正在神奇地延伸着另一种希望。一种寄生在梭梭根系上的名贵药材,经过村民们人工种植已经获得成功。这个让村支书沈嘉道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样是下润村六社村民多年来的梦想和期望。

  早在2000年前后,前往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打工的村民,就听说在当地沙漠野生的一种药材价格十分昂贵。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村支书沈嘉道听说这个消息后,他征求村民的意见后,决定在沙窝里试行人工种植苁蓉,就在村民们半信半疑的时候,2002年春天,沈嘉道带着村民筹集的五六千元赶往左旗购买苁蓉籽种。

  “那真是宝贝疙瘩,颗粒很小,一克苁蓉籽种大约就有上万粒。”沈嘉道对当年数籽种的情况记忆犹新。而种植时,必须在梭梭树下面挖个深坑,埋上羊粪,将籽种撒在上面,只有梭梭延伸的根系接触到籽种,依靠其水分和羊粪的热量,籽种才能寄生成活,要成活冒出叶芽,一般需要三四年的时间。

  4月29日村民们植树结束后,他们在各自划定责任管护的梭梭林里寻找几年前种植的苁蓉。约一小时后,有五六个村民挖出了长势喜人的苁蓉,尺许长的苁蓉最大的有手腕粗细,这让六社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苁蓉一旦大面积成活,它的利润将会高出棉花10倍、茴香20倍,它会成为全村最有前景的沙产业。在民勤,甚至在甘肃省范围内,下润村六社是唯一种植成功苁蓉的地方。

  村支书沈嘉道在梭梭林里察看时,常常会想起他和村民一起防沙的艰辛日子。这是一个村庄的生存传奇,它从20多年前沙窝里植活的第一株梭梭开始,就孕育了一种民勤精神。

  本报记者 朱静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