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勤精神死守40名老人激战风沙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10:09 兰州晨报

  植树治沙是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但因为严重干旱和缺水,一种生存危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格局。下润村六社和煌辉村、志云村一样发生着人口流失、劳动力缺乏、大量耕地撂荒的困厄局面。1995年到2000年,下润村六社全村230口人就有100余人去他乡谋求生存。村里的主要劳力是40名5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执著地死守在风沙线上。

  缺水改变了村民生活

  在民勤县的行政版图上,石羊河沿该县东北方向流经东湖镇,再到偏远的下润村六社地域,已经变成毛细血管般的网状灌渠。下润村的村民说,“我们这里的土地曾经很肥沃,只要有水,种啥长啥!”全村的庄稼主要靠石羊河地面水浇灌。进入上世纪90年代,石羊河的水也越来越少。

  1995年到2000年,下润村六社弥漫着苦焦沉重的气息。即便是农闲的季节,也没有人凑到一起热闹热闹,两条宽阔的村道,空寂得令人害怕,只有傍晚时分饮水的羊群不时传来冷凄的鸣叫。67岁的刘积德老人说,那几年,田地里配不上水(石羊河灌溉水),村里平均每人的承包耕地都在10亩上下,但是河水分配很少,每口人只能分配190立方水,仅能浇灌8分地,大部分耕地撂荒。更要命的是,几年间,农副产品价格连年下跌,村民生活沉重,精神涣散。

  给孩子拿不出一角钱

  村支书沈嘉道的弟弟沈交道皱着眉头想起了那几年的生活状况。农副产品价格下滑后,茴香1公斤只卖几毛钱,尤其是棉花每公斤只有1.7元左右,1996年秋后,他家全部收入只有2000多元,除去水费等各种费用,他家的年收入只有三四百元。

  当年沈交道唯一的儿子正上小学,孩子要给学校交1角钱,“当时不知道干啥用,记不起来了,我从衣袋里找了好一阵,没有找出1角钱来,后来,二哥给了孩子1角钱!”沈交道当时都快疯了,往后的生活怎么办?后来,沈交道为了生活,跑到好几个村民家去借钱,然而看到对方也愁眉苦脸,他没敢说什么,就悄悄回家了!

  五年全村人口流失一半

  生活的日益窘迫,改变了这个村庄。外出打工,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下润村六社村民从1995年开始,先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一人去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闯荡,过上一年半载,连老婆孩子全部接走。“到了2000年,仅仅5年的时间,全村230口人中就有一半人到左旗去了。”沈嘉道说。

  这些外出的年轻人,有的一年还回一趟家,后来渐渐几年都不回来,虽然户口没有迁移,但实际上都在外面长期生活了,他们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生活条件,家里的一切农活都留给了老人。

  生活危机,人口流失,使造林治沙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沈嘉道没有更好的办法说服村民继续造林治沙。那时候,他心头弥漫着一种矛盾和恐慌:尽管自己铁了心坚持造林治沙,但村里全都是老年人,庄稼都没心思种,还能让谁去栽树呢?沈嘉道十分清楚,保护这个村庄的重担只能落在守家的老人身上了!

  40名老人死守风沙口

  有一天,沈嘉道细算了一下村里的留守人员。其中50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大概有40人,35岁左右的壮年只有七八个。其余基本都是70岁以上不能参加劳动的古稀老人和上学的孩子。沈嘉道和社长李启斌商量,无论人多人少,造林栽树的事不能停,能栽几亩算几亩。

  那些年月,在腾格里沙漠的风沙口上,经常忙碌着一群或头发花白,或满脸皱纹的老人,大多都是老两口出现在造林工地上,他们忙完庄稼地里的活,又赶到沙窝里栽树。“我当年算是比较年轻的人,看着这些长辈们栽树治沙,连续几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心里真不是滋味!”李启斌摇着头感慨地说。

  李启斌说,在治沙最艰难的时期,就是这些老人死守在风沙口,让全村度过了最艰难的造林治沙岁月!他们当中健在的70多岁的老人是:沈承禄、刘明德、胡生玉、刘社德、沈同道等。

  这些人,他们的名字和沙窝里的梭梭林一样,永远记录在腾格里沙漠无名的丰碑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