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博士生缘何成了“延久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12:00 光明网
陆志坚

  近日,因超过9年仍未达到毕业要求,南开大学的28名博士生受到结业处理。本该3年的博士学业,却延至9年仍没毕业,这种博士研究生变成“延久生”的现象在许多高校已成为见怪不怪的事实,如何在规定年限内更有效地培养博士也成为各高校亟须破解的一项课题。(5月16日中新网)

  据南开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南开大学现有延期博士生469名,每年约有半数博士生

未能在3年的培养期限内按时毕业。对此,南开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佟家栋表示,博士成“延久生”带来了很多弊病,一方面国家投入的博士生培养经费是按3年划拨的,延期就意味着占用学校更多的资源和导师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对博士生个人来说,延期也增加了机会成本。

  按说,博士都是学子队伍中的精英,他们十年寒窗后又过“五关斩六将”,大都养成了勤学、多思、笃志的良好习惯,可为啥在即将步入人生辉煌之际,却在学业上跌跤,有的甚至一蹶不振,为自己亮丽的人生轨迹涂上了一抹黑色?尽管有人解释,博士生变成“延久生”,是为了确保能提交一份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以便顺利通过答辩。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的原因还不在于此。

  首先,这是博士生在思想上的一种自我放松。可以说,在应试教育的魔棒下,学子们从小学直至大学,都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拚搏气氛中,没有喘息,没有停顿。因而,一旦高学历在手,就容易滋生一种功成名就的满足心理,开始释放自己的惰性,从而不就上进,玩物丧志,消极颓废,得过且过,荒废学业。

  其次,这是博士生缺失毅力的一种表现。毫不讳言,纯粹的分数教育下的独生子女,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往往与其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形成强烈反差,或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起人生风雨;或个性孤僻,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或娇生惯养,颐指气使,唯我独尊等等,博士生因生活小事跳楼自杀、出走;想吃馄饨,竟要家人不远千里送过来;不会洗衣服,便每周往家里寄包裹……诸如此类,都反映出了当今高学历的学子们面对立足、生存和发展的压力,缺乏自信力,缺乏坚韧力。而博士变成了“延久生”,便折射出了其心理上的脆弱和迷茫。

  据说,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教育培养制度中,“博士生”的入门门槛相对宽松,但“博士候选人”的遴选却非常严格,淘汰率也很高。而我国大多数高校博士生中期考核的淘汰率几乎为零,这就使得某些名不符实的博士生成了“延久生”,加大了教育的成本。

  因此,要防止博士生滞留高校而成为“延久生”,除了加强博士生的思想教育外,更重要的是改革博士生培养制度,既灵活毕业标准,又实行淘汰制,确保博士的合格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