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神五”给我留下终生的记忆:媒体记者与航天英雄激情对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12:01 生活报

  本报记者 崔立东

  人物简介:杨利伟,中国探访太空第一人

  杨利伟,辽宁省绥中县人,1965年6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歼击机、强击机等机型,安全飞

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

  1996年,杨利伟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杨利伟现任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大校军衔。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升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一朝实现。作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一夜之间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杨利伟”这三个字成为中国航天史上一个永远闪光的名字。

  21日,在哈尔滨和平邨宾馆,前来参加“飞向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哈尔滨)展”的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航天英雄杨利伟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都是东北人

  20日23时20分,航天英雄杨利伟乘飞机从北京抵达哈尔滨,将在哈市进行为期三天的活动。在21日与媒体记者的见面会上,出生在辽宁绥中县的杨利伟激动地表示,同样是东北人,来到哈尔滨有种回家的感觉,切身感受到了东北人的热情与豪放。他感谢黑龙江3800万人民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从“神舟五号”发射至今已经将近1000天了,杨利伟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他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不仅对于航天人,就是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记忆犹新的。每当提起这一话题,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这是我人生中经历的最大的一件事情,也是最珍贵的。终生难忘!”

  “自己被自己感动”

  “当飞船一切准备就绪,等待发射命令时,作为航天员的杨利伟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有记者问。

  杨利伟说:“作为职业航天员,当时我想得最多的是执行任务时的一些如何操作的问题。当时国家领导人、科研人员都在场,而且全国人民都在关注,当时心情很激动,千言万语只化为了一个军礼,我觉得只有这个简单的军礼才能表达我当时复杂的感情,也是表达对执行任务的信心。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进入太空后,你的心情怎么样?”

  杨利伟说:“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力量从这个高度审视美丽的家园,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从这个悬窗到那个悬窗看美丽的家园,自己被自己感动了。”

  进入太空轨道后,杨利伟说,他的内心十分激动,从悬窗看地球,有很多感想,一种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他说,任何中国人在升入太空后都有这种强烈的感觉。这份骄傲和自豪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14名航天员5名忍受失去亲人之痛

  “您目前取得的成功与您的家人对您的支持是离不开的,能谈谈吗?”有记者问。

  杨利伟说:“我们这个航天员集体平均年龄40岁,这个年龄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对子女要尽抚养、教育的义务;对父母要尽赡养的义务。我和我的战友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都觉得愧对他们。”

  杨利伟说,航天员需要克服的困难太多。在他和其他13名战友8年的训练中,无论在生活和家庭方面,他们都承载着很多的困难。去年“神六”临近发射时,黑龙江籍航天员刘伯明的母亲去世了,家人为了不影响刘伯明的训练,隐瞒了母亲去世的消息。杨利伟说,8年来,在航天员大队的14名航天员中有5名航天员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坚持在训练岗位上。

  杨利伟说,对人生理极限的挑战是最难忘的。中国航天员大队的两名航天员到俄罗斯进行寒区生存训练,所携带的太空食品仅仅能维持3天72小时所需的热量,可他们在零下50摄氏度的条件下连续训练了三天三夜,还节约出了一天的口粮,拿回国内供科研人员研究。所有的航天员都是凭着精神的支持和对职业的热爱以及对航天目标的执著追求,才能承受这样巨大的压力。

  “我只是任务的执行者”

  “如何理解您获得的荣誉?”有记者问。

  杨利伟说:“就像今天来哈尔滨参加活动一样,这是组织上派给我的任务。去太空飞行也是作为职业航天员在执行任务。经过8年的艰苦训练,航天员大队所有的战友都具备了执行任务的条件。我只不过是‘神五’飞行任务的执行者。”

  作为我国第一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被授予“航天英雄”的称号,可杨利伟认为称号不是个人的,所有这些是对全体航天人的褒奖,我们国家有3000多个单位的几十万人几十年来一直在为航天事业工作,这些成绩都是团结协作的结果,是航天精神的体现。

  随时准备重返太空

  有记者问道:“如果‘神舟七号’需要您,您会重返太空吗?”

  杨利伟说:“作为一个职业航天员,航天飞行是我的职业,我时刻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交给我的飞行任务。”

  杨利伟表示,他的身体是没有问题的。“神舟六号”发射之前,他也进行了身体测试,依然名列前茅。而且现在虽然肩负航天员中心副主任的职务,负责航天员的选拔和培训,但他还是一名时刻准备接受挑选的航天员,学习、训练仍没有停止。他表示,时刻准备着迎接祖国和人民赋予他的任何任务。只要国家需要,他愿意重返太空。

  黑龙江籍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曾入选“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航天员梯队,但最后都未能实现“飞天梦”,有记者问:“两人‘神七’会有机会吗?”杨利伟回答:“当然有机会。”他说,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日益成熟,将会有更多航天员“做客”太空。

  黑龙江为航天事业作出很大贡献

  “熟悉哈尔滨吗?”有记者问。

  杨利伟说:“不论从人才还是科技方面来说,哈尔滨对我国的航天事业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的总指挥、副总指挥都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原哈军工的前辈,他们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杨利伟表示,航天工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有很多单位参与并协助,其中黑龙江省对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包括哈工大、哈工程大学等和一些科研院所,为航天事业提供了技术支持,飞船中很多产品和部件的设计制造,都有黑龙江企业的参与,所以,黑龙江人民的支持以及科研单位所做的工作,对航天事业是非常重要的。

  据介绍,几十年来,哈工大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一起成长,为国家输送了几万名航天人才,其中有不少人成了杰出的领军人物。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飞天梦”,希望加入到航天队伍中来,杨利伟寄语年轻人,航天员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平常的心态,同时还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