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如此仿名命名,令人堪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14:04 云网

  辽宁于全有

  近些年来,社会上悄然兴起了一种以商品命名及作品用名领域为代表的、以追仿名人名事物的用名为特征的仿名命名倾向。诸如某猪饲料命名为“猪食茂”(仿著名艺人朱时茂名字的音)、某治心脏病药命名为“心弃疾”(仿历史名人辛弃疾名字的音)、某化妆品命名为“张一摩”(仿著名导演张艺谋名字的音)、某猪饲料命名为“催永圆”(仿著名主持人崔永

元名字的音),等等。这引起了相关人士及一大批社会公众的关注。据报道,近来甚至还出现了把理发店取名为“最高发院”(仿“最高[人民]法院”的音),把双胞胎分别取名叫“钟共”“钟央”(仿“中共中央”的音),进而闹出双胞胎的爸爸被同事们戏称为“中共中央(钟共钟央)他爸爸”的笑谈来。

  从理论上说,作为仿拟辞格中的一个类别,仿名命名应该说自有其衍生的内在逻辑,在修辞方式上也并不是一种什么特殊的新模式。然而,由于被它所仿拟的对象的特殊性——往往都是在社会公众中具有良好的形象、良好的影响、良好的魅力与感召力的人或事物,以及所仿之名所代表的事物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对被仿对象所造成的某些潜在的影响,它的格外惹人注目的不断出现,自然引起了相关人士及一大批社会公众的议论与关注。

  从仿名命名出现的社会心理来看,追仿名人、名事物的名字的音或形来给自己的产品或作品等命名,仿用者之所以如此修辞,无非是希望以此来借助名人或名事物名字在社会上已有的知名度及已经形成的社会影响,来巧借名声,搭船出海,以便迅速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更方便、快捷地把自己推向社会,推向公众,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由于名人、名事物的名字本身在社会上已经形成的名望、知名度与感召力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潜在影响,这种仿名命名的产品或作品等一时间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够引起相当一批的社会公众的注意和好奇,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迅速吸引公众眼球、产生某种轰动效应等传播效果,以及最终收到可能因此而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也正是眼下追逐仿名命名者的动力所在,甜头所在。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两面性。

  从仿名命名的实际社会传播效果上看,尽管仿名命名可能有其良好的传播效果及良好的经济效果的一面,但由于仿名命名中所仿之名,通常都是有较高的知名度与较大社会影响力与感召力的名人、名事物的名字,因而它又可能会在另一方面造成令人啼笑皆非或滑稽可笑乃至愤懑、厌恶、反感等哗众却未必能取宠的情况发生。在我看来,如此仿名命名,实在令人堪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