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普陀旅游为何陷于困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14:47 新民晚报

  最近,随着博览型造币馆、印钞馆、纺织馆的陆续亮相,工业旅游在普陀区渐入佳境。其实,有关人员是憋着一肚子的委屈,这个“黄金周”7天内,全区65家旅行社接待24.41万人次,同比下降9.85%。

  普陀区政策研究室李副主任直言不讳:普陀区工商业、红色警示型旅游资源一大把,只是没有好好挖掘和宣传。

  旅游资源历历可数

  普陀区境内的红色警示型旅游资源,确实历历可数:

  ■新中国第一代工人新村曹杨一村

  ■旧社会日本纺织厂工头(拿摩瘟)的旧宅(澳门路660弄)

  ■曾响誉海内外民族重工业的摇篮:上海大隆机器厂

  ■上海开埠以来首家粮食企业:上海面粉公司

  ■民族资本家刘靖基的故宅

  ■带有侵华日军殖民烙印的遗迹:西康路大自鸣钟

  此外,还有药水弄清真寺、长风教堂等等。李副主任说:“国外传统文化景点,几乎个个都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那里的一石一木,一屋一物,就是一段逝去的历史。睹物思人,方知自己民族命根的所在和伟大。”

  工业旅游明显不足

  记者翻阅《普陀志》获知,上海百万产业工人,普陀区为数居多。李副主任感慨万端:热衷于“喜新厌旧”,是普陀区旅游业陷于困顿的原因。不少同行纷纷“号脉挑刺”——

  ■商厦绿地刚建广场就标明文化广场作景点邀人旅游;

  ■举办“复旧”型传统博览展,也是出租场地由外省市操办。

  大家感叹,短期行为使我们一叶障目,确实埋没了一大批宝藏。即使现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工业游也是拖泥带水,步履缓慢,不是那个不准看,就是这个不对外。

  本报记者郭剑烽通讯员范小锋蔡仁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