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沙湘江大坝库区血吸虫病传播影响评估报告出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3:02 红网

  红网5月2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刘少龙 实习生 谭超 曾海伟) 长沙湘江大坝预计2009年建成,大坝建成后使湘江水位抬高,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同处在一个大型水库边缘,其作用主要是改善长株潭三市的生态环境和供水条件,兼顾旅游航运等功能,但传染病的危险也在增加,尤其是“瘟神”血吸虫。

  记者22日获悉,《关于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对库区流域血吸虫传播影的评估报告

》近日已经形成。该报告是由省卫生厅召集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血防所、长沙市卫生、水利等部门的22名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对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对库区流域血吸虫传播影响问题进行近4个月多次深入现场调研而形成的。报告指出,虽然综合枢纽工程建设对血吸虫病防治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只要预防控制措施到位,这些负面影响是完全可以控制、克服的,因而从血防角度考虑,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是可以建设的。

  “这份评估报告是非常科学的,集中了全省22名血吸虫病防治专家的调研成果,对2009年长沙湘江大坝建成形成的库区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了权威性科学依据。”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简学武说。

  【现状】

  长沙段气候条件适宜血吸虫孳生

  湘江长沙段全长74公里,河宽1000-1500米,枯水季节水深1.2-1.6米,流经5个区县,境内高差3.1米,洲滩20个。目前共有钉螺面积8975千平方米(13463亩)。

  长沙市是历史悠久的血吸虫病疫区,从1971年出土的马王堆女尸中检出了血吸虫卵,所以上溯其流行史至少已有2100多。自1997年以来,岳麓区,天心区,开福区,望城县,长沙县,宁乡县,相继新发现钉螺面积共14987亩。血吸虫病疫区村人口28.7万人。

  长沙市湘江两岸有人口约100多万。近年来通过采取环境改造灭螺等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自2003年以来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例,目前城区上游只少数洲滩尚有残存钉螺分布。

  报告指出,湘江由南向北流经长沙市长沙县,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和望城县,经湘阴县浩河口入洞庭湖。长沙段汇入湘江的支流通15条,较在的河有浏阳河,捞刀河,沩水等河,流量小的支流有楚江,乌江,八曲河,金井河等。长沙降雨量充足,年均雨量为1360毫米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温度在16.8-17.2摄氏度,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血吸虫的孳生。

  【预测】

  有利方面:长期蓄水可淹没部分钉螺孳生地

  报告对拦坝蓄水对血吸虫流行进行了科学预测,有利方面表现在:

  1.长期蓄水可淹没部分钉螺孳生地,减少现有钉螺面积。根据洞庭湖区草洲"矮围蓄水灭螺"的研究结果,全年稳定水位持续8个月以上,蓄水区水面下30公分以下的滩面钉螺大量死亡,第1年钉螺死亡率达到80%以上,连续水淹2年后即可查不到钉螺。长期水淹消灭钉螺的机理是水下含氧量低而不适应钉螺产卵和螺卵发育,阻断了钉螺繁殖。长沙枢纽大坝拦蓄水位为31米(黄海),可在枯水季节提高水位6.75米,使库区的泥鳅滩、芭蕉滩、北门滩、龙王港滩、三汉矶滩、母山滩、霞凝滩、香炉滩等被全部淹没;12处有螺洲滩中的1处被蓄水全部淹没,其余11处可部分被蓄水淹没。两年以后,总共可减少钉螺孳生地面积约2622千平方米(3933亩),占库区现有钉螺面积的47.66%。

  2.有利于传染源的控制: 一是枢纽大坝建成蓄水后淹没了50%的滩地,减少了牛羊敞放的场地,可减少耕牛等动物粪便对湘江水域的污染;二是建坝后有利于管理来往船舶,可减少洞庭湖的渔船进入库区,防止输入钉螺和血吸虫病传染源。

  3.有利于库区河段的经济开发:可结合经济开发进行环改灭螺。

  不利方面:可能增加感染血吸虫的机会

  报告指出,不利方面表现在:

  1.水位抬高造成钉螺孳生地带上移。拦河坝蓄水后最低水位31米,洪水期水位将在31米-36米之间反复波动,将使城区上游1998年和2003年环改灭螺后抬高的洲滩又适宜钉螺孳生,鹅洲、巴溪洲、无名洲、黑石铺滩、大、小柳叶洲、桔子洲、玉龙洲、傅家洲又重新成为钉螺孳生地。

  2.大坝蓄水后水流缓慢,库区两侧的有草坡岸和两边的支流、沟渠,由于水位提高、排水不畅可能成为新的钉螺孳生地。这些地方现在由于水流速度快而不适应钉螺孳生,目前没有钉螺。

  3.大坝蓄水后泥沙淤积增加,将导致大坝以上特别是猴子石大桥以南及湘潭、株州境内的库尾部分洲滩增多,将扩大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也可能扩大钉螺面积。大坝蓄水后,由于水流减缓更加适宜毛蚴感染钉螺和尾蚴释放于水中并在水边聚集,而成为高危易感水域;而湘江环境美化后,游人增加,下河游泳戏水人群必然增加,会大大增加接触疫水人数。

  【评估意见和建议】

  “瘟神”完全可以控制

  报告指出,虽然综合枢纽工程建设对血吸虫病防治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只要预防控制措施到位,这些负面影响是完全可以控制、克服的,因而从血防角度考虑,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是可以建设的。根据预防控制措施制定的全面彻底治理实施方案共需投入经费11291.77万元。

  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创造优美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防止综合枢纽工程建设对血吸虫病防治带来负面影响,建议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1.消灭现有钉螺 在建坝前,对库区范围内的所有有螺滩全部进行一次抬洲降洲后推土填埋等环改灭螺措施。

  2.控制钉螺孳生带上移 对抬洲降洲后不能被淹没和列入旅游开发的滩洲,在大坝建成前对洲边全部采用混凝土硬化护坡,坡度建成65度以上。

  3.控制传染源 一是库区内禁止敞放家畜;二是禁止用"迷魂阵"等工具非法捕鱼造成钉螺扩散;三是禁止湖区渔船进入库区输入钉螺和病原体;四是禁止所有船舶将粪便直接泻入库区之内;五是在库区内有人居住的洲滩建立无害化厕所;六是积极开展人畜 同步化疗,每年对血吸虫疫区人畜进行一次化疗,对库区渔船民及捞沙工人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进行一次化疗,组织对所有血吸虫病人、病畜进行治疗。

  4.加强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定期开展库区内滩岸和支流、沟渠的查螺和附近居民的查、治病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扑灭。

  5.建议株州、湘潭对境内的库区采取相应的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措施。

  新闻链接

  省卫生厅:4项举措防止传染病传播

  红网5月2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刘少龙 实习生 谭超 曾海伟) 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主委姚守拙在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长沙湘江大坝建设中预防传染病的建议》提案,省卫生厅高度重视,厅长刘家望召开了有关处室负责人会议安排提案办理工作,对每个提案均确定了专门人员限期办理。4月初,刘家望带领相关专家向姚守拙汇报提案办理情况。省卫生厅将从加强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消毒、监测和健康教育等4个方面防止传染病传播流行。

  1.科学制订项目施工中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案。省卫生厅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及文件的要求,积极协调项目单位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导项目单位科学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及各种传染病爆发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保障卫生防病经费,全面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措施。

  2.认真做好卫生学调查与评价等工作。省卫生厅将积极协调项目单位,按照规定在项目施工前组织有关专家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卫生学调查与评价,指导项目单位对淹没区进行彻底清理消毒等工作,减少或消除传染源,防止疾病传播流行。

  3.切实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省卫生厅将积极协调、指导项目单位做好蓄水前后有关传染病疫情及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工作,督促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切实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科学预警预测,一旦发生传染病爆发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4.加强健康教育,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项目区域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以管水、管粪、改水、改厕、改禽畜圈为重点的“二管五改”工作,科学灭鼠灭蝇,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姚守拙:要将传染病影响降到最低

  红网5月2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刘少龙 实习生 谭超 曾海伟) 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主委姚守拙在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长沙湘江大坝建设中预防传染病的建议》认为,长沙枢纽大坝建成后,有可能带来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影响长沙综合枢纽河流流域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些疾病可归纳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寄生虫病和涉水性传染病三大类。主要有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血吸虫病、疟疾等传染病。

  为了预防上述疾病的流行,姚守拙建议,除了应建设大型封闭式排污管道外,还应该落实以下各项预防控制措施,以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暴发的预案和预防工程措施的规划、设计工作;要将淹没区的居民厕所、畜圈、垃圾以及坟墓进行清理、消毒,尤其要追溯重视因炭疽病致死的人及动物,未经彻底消毒而掩埋的地方。

  2.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强化疫情报告意识,提高对疫情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农村以管水、管粪、改水、改厕、改(禽、畜)圈等为重点的“二管五改”领导与实施。

  3.加强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研究,以期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坝后对生态环境和血吸虫病传播因素的影响作出更准确的预测。

稿源:红网 作者:刘少龙 谭超 曾海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