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济南的山名(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3:08 舜网-济南时报

  佛慧山

  佛慧山位于千佛山东南,也叫橛山、大佛头山。其峰下深涧内为开元寺遗址。在古时,秋日的佛慧山满山黄花盛开,蔚为壮观,常引得文人雅士来此吟眺,被称作“佛山赏菊”。“佛山赏菊”是旧时济南“八景”之一。

  佛慧山的名谓因山有“佛慧寺”而得之。“佛慧寺”是“开元寺”的前身。据记载,“佛慧寺”建于唐代开元年间,明初济南城内开元寺被官府占用,僧众徙并于此寺,遂改称“开元寺”。

  佛慧山亦名“橛山”。古人迷信风水,认为济南城地势低洼,像一条船,如果不把它系住便会被水漂走,所以就在佛慧山上建了个巨大的石橛,用来系“船”。因此,此山又有“橛山”之称。

  又因为其山间突峰雕有巨大的佛头石像,故民间又俗称其“大佛头山”。

  鲍山

  鲍山位于城东王舍人庄东南,也是济南的一座名山。

  今日鲍山,高不过百米,似乎并无引人之处。但昔日,这里却是个山清水秀,涧幽水潺的处所。鲍山景美,自然引得历代文人赞咏。宋代曾巩曾有《鲍山》诗云:“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是矛戟,山前那得叔牙城。”清人李齏也有《鲍家山》诗云:“村舍落霞处,遥遥似倒悬。深林藏白日,群嶂缩青天。夺路泉争捷,行空鸟让先。忽惊彩岫里,出入尽云烟。”

  “鲍山”的名谓缘自春秋时的齐国大夫鲍叔牙——相传,昔日此山附近有一座石城,名叫“鲍城”,是鲍叔牙的食邑,故而此山得名为“鲍”。鲍山东北隅约500米处有一土丘,丘上杂草丛生,据称是鲍叔牙的坟墓,属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函山

  坐落于南郊的玉函山,是济南南部山区的最高峰。玉函山清幽绝尘,景色宜人。山阴有一深峪,名“西佛峪”,峪中花繁树茂,翠郁幽深。旧时峪中曾建佛峪寺,后荒废。寺内石崖上原有百余尊隋唐时期的石雕佛像,也已经尽遭毁坏。清代学者马国翰曾欲想在玉函山筑房定居,终不能如愿,于是他积数十年心血编成了《玉函山房辑佚书》,以寄恋山情怀。

  玉函山名谓来自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当年汉武帝封禅泰山时经过此山,得到山中西王母馈赠的盛在玉函中的仙药,谁知武帝下山不久,玉函又化作白鸟飞走了。唐代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对这一神奇的故事作了记载:“齐郡函山有鸟,足青,嘴赤黄,素翼,绛额,名‘王母使者’。昔汉武登此山,得玉函,长五寸;帝下山,玉函忽化为白鸟飞去。世传山上有王母玉函,常令鸟守之。”

  金牛山

  金牛山坐落于济南动物园内,是古景“齐烟九点”之一。济南动物园旧称“金牛公园”,就是因金牛山之故。

  有关金牛山古时的景象,元代张养浩曾这样记写:金牛山“在云庄西三里而近,平地隆起,不峻而孤,行苍翠可挹,周环仅二亩许,林树蔚然。”

  金牛山的名谓也是来自一个传说故事。传说,古时济南华山脚下有个给财主放牛的苦孩子,财主心黑,每天只给孩子带一个饼子去放牛。这天,苦孩子正想吃饭,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向他要饼子吃。孩子见老人可怜,就把饼子全给了老人,自己却忍饥挨饿。老人要报答小孩,便把他领进一座山洞中。洞中有一头金牛拉着金磨在轧金豆子,老人捧了一把金豆子给孩子。这事被财主知道后,便在一个黑夜拿着袋子去山洞装金豆,还想把金牛和金磨弄回家。不料,金牛怒吼一声跑出山洞,洞口随即坍塌,财主葬身洞中。那牛跑至泺水边饮水,鸡叫天明后,金牛化成了山,人们就称其为金牛山。

  □然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