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艺术生命流光溢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3:32 大江网-江西日报

  

让艺术生命流光溢彩
李春敏在作画

  春天的雨,点点滴滴,无声地从檐前滴落,默默地润泽了门前的柳枝,也滋润了人们的心……

  李春敏的瓷板画就像他的人,静静地、安然地诉说着心底的故事。

  年幼就因病双腿残疾的李春敏,15岁拜师结缘瓷板画,33年来,凭着顽强的意志和无法遏止的艺术创造力,创新出一套动物山水瓷板写实技艺,突破了传统瓷板画的公式化、模式化。2004年创作的作品《狐狸一家》荣获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作品银奖,其独特风格已成为南昌瓷板画的主流之一。因其作品中动物翎毛笔触细腻,栩栩如生,因而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先后有数百件瓷板画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购藏,200多件被省市领导选为外事馈赠礼品,不少作品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48岁的李春敏,在他初中毕业时因残疾被迫辍学在家,聪明好学的他不甘碌碌无为,在母亲的引导下拜师南昌著名瓷画师夏玉明学习瓷画艺术。他天资聪慧加上倔强、坚忍不拔的性格使他迈过了人生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坎坷,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艰辛,别人一幅画3天完工,他却要累上半个多月,不凡的业绩得到了老师的多次赞誉。22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昌工艺美术厂并很快成为业务骨干,主持设计旅游瓷板画和企业样品,因为勤奋好学,善于钻研,作品常常出新出彩。很快,他的名字在南昌市的瓷板画界传遍开来。

  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李春敏面对着下岗的危机,苦苦思索出路。为了进一步提高艺术素养,他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学画三年,依靠的是他微薄的积蓄和亲戚的帮助,同时他还得忍受着身体的病痛和生活的压力,但无论多么困难他从没放弃过画笔。在此期间,他有幸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厚兴、著名画家吴齐以及南昌瓷板画大师冯杰的精心指教,凭着刻苦钻研,李春敏的瓷板画作品出现了一个高潮,在明清时期山水画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写实的风格。

  艺术上有了一定的成绩后,李春敏对自己更加严格。他不断博采众长,吸取姐妹画种精华,使自己的作品力透板背,笔触细腻,突显个性。如《两代伟人》、《秋岭归云》、《龙虎斗》、《仿明清山水图》等,件件作品都折射出独具匠心的艺术张力,为南昌瓷板画在全国瓷板画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昌瓷板画是赣文化及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为了能使其发扬光大再上台阶,2001年,李春敏作了一个最需要积累最花工夫的选题——动物与山水写实创作。他不取巧,一步一个脚印,在遍师古人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李春敏在继承传统“点子法”的基础上,靠自己扎实的国画和瓷画基础,对动物的皮毛、神态进行写实,并在造型、线条、明暗、透视诸多方面,吸取当代瓷板画的营养,技法上兼工带写,设色真实自然,加上自己研究了一套烧瓷工艺,作品形象逼真,流光溢彩,形成高品位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作品推向市场后,很快得到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赞赏。此时的李春敏作品风格显示出雄浑飘逸,苍润博大之风,成为南昌瓷板画的主流风格。2003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特为南昌瓷板画的发展做了专题报道,片头第一张作品就是李春敏创作的。精美的画面,感人的事迹,把李春敏和南昌瓷板画一道推向了世界,在2004年西湖博览会上,李春敏带去的8幅作品包括获奖作品《狐狸一家》全部被海内外收藏家买走。

  李春敏成功了!在他的心目中,流光溢彩的瓷板画世界,就是他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一切人世的烦恼都被荡涤得干干净净。不可言说的美妙心情,打开他因残疾而封闭的心灵世界,驱散了现实生活带给他的苦涩感觉。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快乐,不断把他引向自尊、自强、自立、自我精神的超越。

  这个普普通通的残疾人,肩负着养家糊口的生活重担,他的眼中闪动着快乐的光芒。他自信地说:“只要有同等参与社会的宽松环境,残疾人的生命质量就会大大提高,残疾人艺术创作的潜力就会更多更好地被开发出来。”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他的作品才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本报记者刘芝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