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 不应自诩社会精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6:51 信息时报

  

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不应自诩社会精英
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教育部官员认为大学生应该调整心态和定位。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资料图片)■观点

  (今年)全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1400万人,比去年增加100多万人。

  与去年相比,(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在稳步增加。

  高校扩招与目前毕业生就业难并无必然联系。

  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就业服务,尤其为登记失业的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约有15%左右的就业困难对象。未来几年,需要尽快建立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制度。

  时报讯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6月临近,高考和大学生就业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日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解读考生关心的就业问题时指出,大学生不应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定位为普通劳动者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就业形势 需求下降说法缺乏依据

  问: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有媒体说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比去年下降了,是吗?

  答:今年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需要高度重视,但是,需求下降的说法缺乏客观依据。

  形势严峻主要是因为:一是全社会总体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400万,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同时存在;三是一些地方的政策性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包括有些城市限制外地生源落户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四是社会的用人观念和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尚需转变。这些都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有利因素,今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的条件。首先,与去年相比,对大学生的需求在稳步增加;其次,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毕业生就业;第三,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了良好的基础,机制保障、制度建设、管理体制等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第四,下一步有关方面的调控和服务力度将加大,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的举措。

  问:很多高校还在继续扩招,是不是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答:首先说明高校扩招与目前毕业生就业难并无必然联系。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重要产业和行业紧缺的人才还是要加快培养的。“十一五”期间,国家明确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但是目前看仍有一些地方为了保持“升学率”上升,一味主张要扩张规模。5月10日国务院作出了适度控制高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的决定,是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作出的重要决策。

  就业观 大学生应是“普通劳动者”

  问:尽管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可很多家长和考生还都抱有精英心态,这种就业观是不是阻碍了很多大学生就业?

  答:今后几年这种反差可能会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就业岗位上,二是在就业方式上。

  应该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问:“十一五”中后期,高校毕业生占到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原有的就业服务系统还适应吗?

  答:要为如此庞大的人群提供就业服务,必须尽快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就业服务的手段,要由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方式转变。通过网络提供需求信息和就业服务,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求职成本,促进信息的及时发布、共享、流通和利用,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十一五”期间,应大力构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丰富网络功能,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适时有效沟通供需双方。

  二是就业服务的主体,要由各地、各高校就业服务部门扩展到社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就业服务,尤其为登记失业的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要努力促进就业政策的普惠化,力争使高校毕业生享受到更多的就业优惠政策,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据一些学校反映,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约有15%左右的就业困难对象。未来几年,需要尽快建立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制度,包括:在培养过程中,应该从教学内容、实践技能等方面更加突出针对性;在求职过程中,高校和有关部门应给予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对离校后失业登记的毕业生,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创业培训、就业见习、就业推荐等服务;对离校后生活困难的毕业生民政部门应实行系列救助等。

  创业:自主创业将是就业重要渠道

  问: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还有什么优惠政策吗?

  答:尽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越来越强,但他们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政策不配套等困难。去年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仅1.35万人。

  今后一个时期,应当把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开拓就业渠道、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引导和帮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

  高考:报考专业不要跟风

  问:现在是高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一些热门的专业受到青睐,这种态度科学吗?

  答:专业的冷与热是动态的,比如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机械、地质和矿业类大都是热门专业,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其中的一些专业变成了冷门。最近几年因为能源短缺等原因,地质和矿业又成了相对热门的专业。

  所以,考虑就业前景,应该既考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体需求,也要考虑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更要考虑个人的志趣和条件,而不宜跟风或者过于教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