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曾经发现“夜郎王印”,最近又发现神秘“活人坟”——镇宁有支夜郎王室后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8:11 贵州都市报

  

曾经发现“夜郎王印”,最近又发现神秘“活人坟”——镇宁有支夜郎王室后裔?

  残存的“活人坟”

  贵州都市报对镇宁“夜郎王印”一事作连续报道后,引起了许多读者及省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日前,从镇宁自治县这支手中“掌握”了“夜郎王印”的苗族居住区又传来一

个惊人的消息:他们的居住地发现了成百上千的“活人坟”。这些坟有什么独特之处?又为何叫“活人坟”?记者20日前往镇宁猛正苗村实地进行了探索采访。

  与众不同的“活人坟”

  在猛正村对面的山坡上,随着村里向导的指引,记者不时看见一个个长方形的石洞,遗憾的是,这些石洞大多被破坏,记者发现只有两个保存相对完好的石洞。

  猛正村村民朱启成讲,这种石洞一直被当地人叫做“活人坟”,“活人坟”长约3米、宽约0.8米,高约1.5米,而在墓穴的右侧,一般都有一个小小的通气孔,在墓穴一端的头顶上,有一个用石块砌成的一个平台。据村民们讲,以前在这座山上,从坡脚到坡顶,全是密密麻麻的这种成百上千的“活人坟”,农业“学大寨”时,因为向荒山要耕地,几乎被掀平了。

  据了解,除了猛正村外,如今在镇宁革利一带的山坡上,还可以零星看到类似的“活人坟”。

  “遗留下来的”古董苗

  猛正村属于一个苗族聚居的村寨。猛正即苗语“蒙正”,翻译成汉语就是“遗留下来”的意思,此外,这支苗族在当地又被人称为“古董苗”,意为古老就居住在这个地方的苗族。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村中的村民讲了一个有关蒙正苗族的一段悲壮的传说:古代他们的先祖在一场战争中被打败后,官家便强迫青壮年迁徙到很远的地方。因老、弱、幼、残不能随行,便就地修造了“活人坟”,让这些老弱病残住进坟里,临别前,青壮年在坟中留了少量饭食,算是他们最后的晚餐,吃完也就入土为安了。谁知吃完头顶上存放的少量食物后,年少的活人禁不住饥饿,便扒开活人坟小小的通气孔爬了出来。

  蒙正村的村民们说,他们就是当年侥幸从“活人坟”里逃出的人繁衍的后代,他们也就这样被“遗留了下来”。

  古董苗为夜郎王后裔?

  一位研究了20多年镇宁苗族史的杨姓专家说,他认为这支古董苗应该是夜郎王的王室后裔。

  据《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公元前25年,夜郎国最后的一个王“兴”被牂柯太守诱杀后,他的儿子邪务组织二十二寨苗民继续抵抗,被打败后就逃到一片深山里躲避,夜郎国从此神秘消失。又经过250年的发展,到了三国时期,兴的后世家族又逐渐强盛起来。而《三国志》里有这样的记载:诸葛亮的部将张嶷带兵平息牂柯郡后,兴的后世家族部落又起兵造反,张嶷领兵再次讨伐,俘虏了二千人,全部遣送汉中。

  这段史料记载与蒙正苗村的那段被强迁的悲壮传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位杨姓专家说,他认为蒙正苗族那段传说中的被强迁到“很远的地方”应该就是汉中,青壮年走了,年少的又从“活人坟”中爬出来“遗留下来”了,所以这支苗族自称为“蒙正”,又被当地人称为“古董苗”。

  杨姓专家说,墓中修建通气孔,是为了让没有死的亲人们暂时可以呼吸,“活人坟”中头顶上的平台是用于放食物用的,他还说,几年前,有盗墓贼在革利一带这种“活人坟”的平台上曾盗得过碗、筷和盛水用的土水壶等。作者:徐荣锋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