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批评制度易,提升个人责任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8:57 国际在线

  作者:冯雪梅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致人死亡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新闻。事件并不复杂:利益所驱,正规的制药企业,生产出了致命假药。监管部门的漏洞显而易见,也难辞其咎。其背后,还有药品采招标体系中的种种黑幕。假药的出现,缘于厂家购入了假的生产原料,贩卖假原料的人已被公安机关采取行政措施。这是目前唯一为此事件担责的个人。

  舆论的批评指向,也直指监管部门和整个制度体系中的问题,这不错,只是有一点,少有人反思在整个制度的链条中,具体的每个人的责任。

  实际上,批评体制容易,解决体制存在的问题困难。因为所有的制度,都是人制定并且需要人去遵守实施的。脱离了个人的职业操守,指向制度的批评,只是一个看起来重要,却实际虚无的靶子。

  就假药事件而言,有没有必要的监管措施?有。执行起来怎么样,漏洞百出。如果药厂负责检查原材料的质检人员,负责药品质量检查的人,以及医院对药品进入的“把关人”,所有这个事件链条中的每一个当事人,都有最起码的职业责任,恐怕也事不至此。

  我不否认体制存在问题,可这不是个人卸责的理由。我们似乎习惯于将所有问题推给体制,推给社会,独独缺少对自我行为的反省。

  寄希望于一个完美无缺的体制,然后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可能吗?一个简单的例子。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黄灯的作用通常被人忽视,它在设计之时,用心良苦。为的是在交通灯变化时,有一个缓冲,提醒行人等候。结果,本是为等待而设置的黄灯,却成了抢行的提示。一旦黄灯亮起,两边都开始抢行。你能说设计不完备吗?行人自身的问题,导致了交通的混乱。

  很难想象,连一个小小的红绿灯都不遵守的人,能严格遵守其他的规则。我们遭遇过太多的假药、假奶粉、假食品之类的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每个人都是制假、贩假者。生产有毒的“无公害蔬菜”的菜农,知不知道自己的菜有问题?制造伪劣地板的工人,知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有问题?开出大处方的医生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有几个人因此而心存歉疚,或者凭借自己的职业操守说不呢?

  不错,与既成定局的潜规则抗争需要付出代价,抵制药品回扣的胡卫民不就遭到冷遇了吗?这还算轻的,像李文娟那样的举报者,不是代价惨重甚至家破人亡了吗?

  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常像鸡生蛋、蛋生鸡那样复杂。只是,我们明显地倾向于社会对人的影响,忽视人对社会的作用。所以,在诸多的事件中,总是强调社会制度、规则等等对人的影响,总是从中寻找缺陷和弊端,却对个人的品性与职业操守避而不谈。

  我们不能指望人人自律,所以才需要种种规章制度,可是反过来,规则的实施,需要所有参与者恪尽职守。

  任何一种制约体制,都包含两部分内容,外部制约和内部制约。前者包括制度体系以及各种规章,后者则是个人的品性与操守。没有外部制约,仅仅凭个人自觉,基于人性的缺点,显然有些靠不住;没有自我约束,指望外部制约解决所有问题,同样也是一厢情愿。

  来源:东方早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