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莽汉为讨债举枪误杀无辜疑凶经鉴定患有“人格障碍”,作案时具有辨认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9:10 上海青年报

  为追讨叔叔欠下的两万五千元债务,侄儿竟在和叔叔发生争执后,拔出手枪并扣动扳机,然而应声倒下的却是叔叔的朋友。

  事后,侄子邹明(化名)经司法鉴定,是一名“人格障碍”患者,但在案发时他的辨认及自控能力依然存在,因此具有完全责任能力。昨天,邹明被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以故意杀人罪及非法持有枪支罪提起诉讼。

  (记者 马芸通讯员 曹小航 许秀兰)

  为欠债开枪杀无辜

  家在安徽的邹明2002年3月听母亲说,四叔邹强向她借了户口本,去当地信用社借了25000元贷款用于购买收割机。随后几次催讨,邹强始终不肯还款,因此信用社几次上门要邹明的母亲归还贷款。去年8月,在广州开黑车的邹明花7000元偷偷向人买了一把仿77式自制手枪,随后,他向身在上海的邹强催要那25000元贷款,却没回音。邹明决定当面讨债,8月31日,他带着枪来到上海。

  9月2日早上,叔侄俩约定在宝山区月川路面谈。当时邹强驾驶一辆面包车,和李某等几个朋友一同前来。邹明上车后马上向叔叔讨债,并拔出那把自制手枪威胁,邹强不仅不害怕,还嘲笑邹明是装模作样吓唬人,并表示要让同来的朋友教训他,李某等人也在一旁帮腔,“有种你就开枪!”

  气急败坏的邹明随即扣动扳机,一声枪响后,坐在副驾驶座的李某应声倒下。见此情景,邹明跳下车夺路而逃,最终被周围群众齐力抓获扭送公安。

  嫌犯患有“人格障碍”

  案发后,在司法机关审查中,邹明一再表示自己是个冲动又受不得冤枉的人,别人越是说他不能做的事情,他反而越想做,往往就做出过激举动。

  据他的邻居和同学介绍,邹明曾因为被人误会他砍掉了自家门口一棵树,一怒之下他提着斧头砍断了村里的100多棵树。因此大家平时都不惹他生气,就怕他冲动起来,会做很多可怕事情。

  为此,司法机关对邹明进行了两次精神鉴定,鉴定结果为“行为冲动、激惹性高,行事常不计后果,对自身语言行为未能很好进行控制”,是一名“人格障碍”患者。但鉴定报告同时显示,虽然邹明在人格上有一些障碍,但在精神上却完全正常,枪击案发生时,他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均存在,因此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链接

  “人格障碍”不是免罪牌

  记者从检察机关了解到,目前因患“人格障碍”引发的犯罪为数不少。

  记者咨询了心理专家后了解到,“人格障碍”并不是精神病,它是一种心理障碍,指儿童或青少年期发展起来的严重人格缺陷,或人格在总体上不适应的一类精神异常,患者虽有情感和意志方面的障碍,但在思维和智能方面均无异常。

  法律专家则表示,精神病患者有严重的认知障碍,且不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自己行为后果与法律责任,但“人格障碍”患者通常无认知障碍,具有辨识、控制能力,能正确分析判断自己的行为后果和法律责任,也能理解社会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评价标准,因此,“人格障碍”患者应对自己触犯法律的行为承担相应刑事法律责任。(记者 马芸)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