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米塔尔接受涨价铁矿石巨头兵临城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9:11 南方日报

  米塔尔接受涨价铁矿石巨头兵临城下

  中国钢企坚决抵制,专家称如不能达成长期协议影响不大

  涨价触角伸向亚洲

  5月底,全球铁矿石谈判逐渐白热化。一方是铁矿石巨头不断声称已签订诸多涨价协议,另一方中国钢企则表示坚决不会接受19%涨幅。

  当地时间18日下午,巴西淡水河谷通过其官方网站宣布,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商米塔尔已经接受块矿、粉矿19%的价格涨幅,而球团矿价格则会下降3%,这一价格与此前协议涨幅一致。消息还称,巴西淡水河谷也已经与韩国浦项制铁达成同样协议。据了解,根据这次的协议,浦项将在2006年购买淡水河谷公司粉矿及球团矿共1200万吨。18日,力拓矿业也宣布已经与“日本主要钢企”达成价格协议。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淡水河谷的涨价触角已经开始伸向亚洲。先是“日本某些钢厂”,接着是韩国浦项、印度米塔尔;而“日本主要钢企”与另一巨头力拓达成协议,更是搅乱了整个亚洲的谈判阵脚。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信息主管徐向春认为,淡水河谷公司意图很明确,利用欧洲、日本钢材市场价格高于中国市场,欧洲、日本钢厂盈利状况好于中国钢厂的有利条件,率先与欧洲钢厂达成涨价协议,同时大造声势,逐步瓦解买方阵营,向中国钢厂施加压力,最后迫使中国钢厂不得不按照国际铁矿石谈判惯例接受涨价19%的结果。

  钢协称亚洲市场价格未形成

  益邦投资分析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铁矿石价格谈判原已陷入僵局,这对中国钢铁企业而言应该是个利好。因为时间越久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可能就越小。

  但是也有专家认为,中国要坚守住不涨价的阵脚已经很难。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在上周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达成今年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涨幅19%的协议,随后下半周的时候又有两家欧洲企业接受了这一价格。而且现在亚洲的一些钢企也开始接受涨价。

  北京科技大学一位教授告诉本报记者,虽然已签约的公司都属于中型钢企,但按照历年的惯例,后续接受这一涨幅的企业可能会越来越多。

  专家建议

  应终止与巴西铁矿石长期协议

  危急时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19日急召中国16大钢企高层进京召开进口铁矿石工作委员会会议。据钢协负责人介绍,最终16大钢企达成一致:坚决反对个别企业采用违背谈判规则的办法,对中国钢企施压。

  同时,中钢协在其官方声明中再次强调,当前欧洲市场钢材价格处于高位运行,而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仍然处在低价位。“在这种情况下,不考虑中国市场的情况作出的铁矿石价格决定,中国钢铁企业是不会接受的。”

  这位负责人表示,尽管近几天矿山企业公布了不少价格谈判的相关信息,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中国钢铁企业,也没有一家日本钢铁企业对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与蒂森克虏伯涨价19%的协议表明自己的态度,也就是说还没有形成亚洲市场的铁矿石价格。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钢铁专家许中波认为,现在只有欧洲的阿塞洛和新日铁未表态,中国凭借自身的地位寻求新的定价还有希望,而巴西的铁矿石在亚洲不具有运输优势,采购成本也偏高。

  在徐向春看来,巴西矿涨价19%,中国钢厂不仅将要支付更多的采购成本,更重要的是出现了“长期、大宗的铁矿石合同价格居然高于小批量的现货矿价格”的不正常现象。买方不能从长期合同中获得利益,长期合同优势不复存在,那么这种长期合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认为,19%应该是中国进口矿石离岸价格涨幅的上限,目前铁矿石谈判处于胶着状态。尽管欧洲的蒂森克虏伯已经与巴西的CVRD率先达成2006年矿石上涨19%的协议,但其每年2000多万吨的铁矿石消耗量与中国2005年2.78亿吨的进口量相比不具有代表性意义,况且欧洲市场钢材价格高于国内50美元左右。

  中国钢企最终是否会接受19%的涨幅?对于这个问题,徐向春看法是,如果中方最终接受上涨19%,肯定不是一个双赢结果。与其得到零和结果,中国钢厂不如做出另一种选择:中止巴西矿长期合同。

  他说,一旦以现货合同取代长期合同,铁矿石供应数量不会存在问题。巴西矿占中国进口铁矿比例约20%,呈现逐年下滑态势,况且只不过由长期协议矿变成了现货矿,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矿石数量并未减少。

  本报驻京记者吕天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