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也墙也围屏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9:19 淄博新闻网

  本报记者 孙伟庆伊茂林苏利民实习记者 沙红翠没有齐长城,只有封锁线?齐城小区楼前广场有很多嬉戏的孩子。一位怀抱孩子的女士指着山上的那段城墙说:“齐长城俺说不上来,听老年人说那是日本鬼子逼老百姓修的封锁线。”说话间,在村委工作的张先生骑摩托车向小区急驶过来。他告诉记者,围屏山原是齐鲁分界线,听说建过长城,但从小没看见过,现在看到的只有封锁线。1942年日军占领苏家沟村,为阻断南部八路军的进攻,强征附近村民所建。

  在村南头,记者见到了60多岁的岳先生,岳先生胸有成竹地说:“现在能看到的山顶上的城墙一定是封锁线,好多老人都参与了,封锁线和遮断线一样,都是妄图阻挡抗日武装的,不同的是封锁线比遮断线更严密。”围屏山神秘而险要,查遍博山区域图,都难觅踪影。齐长城历经2000年风雨侵蚀,遗迹不明显。百姓不知齐长城从围屏山穿过也在情理之中。为消除疑问,记者爬上山顶。

  三墙一体,封锁线建在齐长城上?疑问增添了攀援的动力。没有找到登山的路,只好拨开草丛,攀住山石前进。

  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了近1小时,沿围屏山山脊线绵延起伏的城墙犹如长龙横卧在面前。极目四望,墙体蜿蜒过好几个山头,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倾斜摔倒。触手可及的城墙约有100米长完好无损,墙体两侧是整齐的石块,夹层为碎石,高约二三米,宽约1米,底部雄浑宽厚。按照齐长城的建筑特点,底宽至少五六米,百姓说的封锁线就是这段城墙,封锁线和其他墙体连缀成一体,它的底部应该就是齐长城遗址。

  沿着城墙坍塌滚落的石块向西北方向行进,越西行,墙体坍塌得越厉害,大约走了10分钟,土石、青石混筑的城墙赫然入目。据说清朝曾经在围屏山上重修长城,如果已故博山文管所所长王延恕所说围屏山齐长城遗址遭严重破坏,不复可辨的说法属实,那这段应该是清朝为加强防御而重修的城墙。

  地势险要,留下诸多历史痕迹越过几个山头,齐长城残存下的乱石遗址越发明显。回头望去,封锁线、清长城、齐长城三个时代的城墙已成为一体。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防守重地。春秋战马嘶鸣、清朝重修防御、抗战时期日本再修以阻断八路军的进攻。历史沉积,墙体下不知掩埋了多少战士和劳动人民的尸骨。

  清代长城和封锁线修建在齐长城上,三者重合形成整体,更显围屏山地理位置的险要和古城墙的壮观。从城墙根俯视山下,满目苍翠令人心旷神怡。下山时,已近黄昏,回望“卧龙”,在夕阳笼罩之下更显气势磅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