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元能吃饱 5元能吃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9:32 南方日报

  福田将在混合型工业区推行“报刊亭式”外卖配送点

  2元能吃饱5元能吃好

  相关设备正在加紧筹备中,预计一两个月内可投入使用

  “清无”深度对话之十五

  关键词:城中村饮食、加工点问题

  对话部门:福田区政府

  本报讯(记者/张玮通讯员/邱文实习生/陈杰)“福田区的特点决定建工业食堂不太现实,因此区里正结合自身情况,通过改造配送中心,建设‘报刊亭式’的外卖配送点等方式解决城中村居民和工业区外来工的就餐问题!”福田区副区长贺海涛在最后一期“清无”深度对话上,针对“城中村饮食、加工点问题”如是说。

  无照饮食店尚有708家

  据福田区副区长贺海涛介绍,福田辖区现有城中村15个,多为深圳建设初期村民在原有耕作土地上建筑的村屋,多为外来人员租住,约90万人,大量外来人口聚集形成了对餐饮业的巨大市场需求。据统计,去年7月开展“清无”行动前,福田区城中村共有无证无照饮食业经营户2122家。截至目前,已疏导发照575家,取缔996家,尚有无照经营饮食店708家,其中大部分为回潮经营。

  “目前清理福田区城中村餐饮业的主要问题,一是餐饮点规模小、数量多,多为100平方米以下的小餐厅、小门店,其经营场所难以符合卫生、环保等前置审批条件,一些小店即使按‘清无’疏导政策降低各项标准后仍然无法达到有关要求;二是城中村内大部分农民自建房不符合消防验收标准,因此在其中建立的餐饮业经营场所,均不符合消防审批条件或无法办理合法的场地证明;三是城中村内餐饮业经营者多为外来人员,存在很大的流动性和短期性,一些经营者的投资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为了维持经营收益、降低经营成本、逃避税费,不愿办理相关证照,哪怕执法部门对其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也不愿意投入资金整改,而是以‘打游击’来逃避监管。”

  不合格门店下月坚决取缔

  “福田区对此将全面推行各街道办组织、各社区工作站实施、职能部门配合的‘网格化’监管机制,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副区长贺海涛表示,在下一步对区里城中村餐饮门店的定期检查中,将重点检查已多次查处的无照经营户和快餐店、配餐点,新出现的、擅自撕封经营的、自行关门后又重新开门营业的门店,发现一家,取缔一家,并实行包括治安拘留当事人等措施在内的强制措施;对目前仍在营业的708家无照餐饮门店,能发照的尽快发照,不能发照的要在6月上旬前坚决取缔。

  同时,将由各街道办事处牵头,卫生、环保、消防、工商、安监、租赁等部门成立联合审批小组,逐家逐户上门开展联合检查,对符合条件的,现场签署审批意见,作为经营者办理证照的凭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依法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整改合格后再签署审批意见。

  小工业区拟设食街

  由于福田区空间有限,缺乏兴建大工业食堂的场地,现有工业区又大多因前期规划不足,没有预留出建职工食堂的场地。因此,该区提出了“调整布局、挖掘潜力、规范配送”的思路。

  “福田区的工业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纯工业区,以生产加工为主,比如保税区,该工业区以集体配送为特点,现有两个配送中心,每个可解决8000多人配餐,我们计划提高其现有的供餐容量,再新建一个配送中心。二是小型工业区,大多是城中村股份公司主办的‘三来一补’企业,从业人员一般不超过300人,这里考虑用食街的方式解决,并建立公约制,要求经营者进行入场的卫生承诺,并授成员单位的牌子,约束其行为。三是混合型工业区,其特点是低消费群和处于待就业过程中的流动人口较多,对此,区里将选择八卦岭工业区为试点,计划在该地建设5个报刊亭式‘集中外卖服务点’。”据该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外卖点约30平方米大小,外形、标识都一样,里面贩售的饭盒均从现有的工业区、社区食堂运出来,工人到了吃饭时间去外卖点购买即可。“基本上2元能买到一饭一菜一汤,可以吃饱,3~5元则能吃好!”

  “另外,政府将适当投入,对其以引导和扶持。”贺海涛副区长补充道,外卖服务点的设备投资约两万元,目前相关设备正在加紧筹备中,预计一两个月内即能投入使用。

  图:

  由于工业区没有食堂,工人们大多都蹲在路边吃街边小摊的盒饭,饭盒随意丢弃,环境大受污染。何俊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