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爱孙入伍重走长征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9:42 兰州晨报

  经历:两次入伍根归肃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年86岁高龄的洪思祯,1920年出生于四川荣经县的一个贫农家庭,幼年时曾给地主放牛。1935年,不满16岁的洪思祯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四方面军三十三军侦察连服役,1937年冬在甘肃景泰县被捕后与队伍失散。获释后,洪思祯靠讨饭为生,并一路向西寻找部队,1940年被国民党抓为壮丁,分配到酒泉汽车三团当兵。1949

年9月25日,酒泉解放,汽车三团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汽车一团,洪思祯在该团担任司机。1950年,洪思祯所在团队奉命向东执行任务,据他的儿女讲,“父亲就是开着汽车拉着战友来到酒泉的”。当年,洪思祯复员后扎根酒泉,先后在酒泉市总工会、玉门石油管理局当工人,1962年在酒泉电机厂当工人,直到上世纪80年代退休。1981年,酒泉市民政局给其颁发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光荣证,并给予相应的待遇。2000年,当地政府考虑到他的具体困难,分配给他一套近50平方米的楼房。

  心愿:让家孙重走长征路

  记者很想聆听这位功臣当年的革命经历,以重温西路军那段悲壮而震撼人心的历史,遗憾的是,老人已经因多种疾病于5月4日住进了医院,目前靠输液输氧维持生命。在病房里照料的其次子洪全生和二女儿洪惠荣简短讲述了父亲给他们留下的财富———革命经历和学习精神。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西征时浴血奋战、最终魂洒河西走廊的那段悲壮历史,将被亿万国人永远铭记在心,而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则逐渐离我们而去。5月22日,记者与肃州区委宣传部的两位干部在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鼓楼分院急救中心监护室找到了86岁高龄的老红军洪思祯,这位肃州区目前唯一一位幸存的长征功臣,在病榻上道出了自己的心愿:让自己唯一的孙子重走长征路。

  在病房里,记者隐隐约约感到一种悲凉,洪惠荣面对记者的疑问悄声说,其78岁的母亲已经在5月18日因心肺病去世,这件事他们没敢告诉父亲。就在记者与洪惠荣等人攀谈期间,洪思祯老人突然神志清醒,并能说话了。洪惠荣轻声告诉父亲:“省城的记者来看望你了,还要给你照相。”老人当即示意女儿给他找来了他经常不离身的一顶“军帽”,并搀扶他坐起来照相。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未了却的心愿时,老人断断续续地说:“我有个上学的孙子叫洪飞,希望他去部队锻炼,重走长征路,完成我没有做完的事,好好为国家做事。”几分钟后,老人呼吸出现困难,记者不忍心继续打扰,只有祝愿老人早日康复。

  教导:子女困难自己解决

  洪思祯一生养育7个子女,4男3女,四世同堂。老人经常教导他们不要给政府添麻烦,自己的困难自己解决。据了解,7个子女目前的生活状况并不理想,大都下岗或失业,但从来没有向组织或单位提出过要求。子女们不怕经济困难,只望父亲早日康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