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给朱力亚们更多关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11:10 金羊网-新快报

  三言堂 Letters 想说就说,该骂就骂

  万晓娟

  日前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中国首位公开自己身份的艾滋病女大学生朱力亚,在熟人介绍下,她应聘到北京一家大使馆工作,主要是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在朱力亚的背后,中国目前不止这样的一个她,而是许多个“她”们,迫于巨大压力而不敢直面现实。从这一点上,我们应感谢力亚,她是在用“疾病价值”换来更多“社会价值”。

  对艾滋病毒携带者来说,来自社会的歧视远比艾滋病本身更加可怕。我们要知道,对艾滋群体关怀不仅是一种人格道义、社会责任,更是在为社会和大众营造和谐、安定的精神元素。社会温暖、人性关照让艾滋群体感到社会没有遗忘他们,更没有抛弃他们,这将提升艾滋群体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和协助意识,坚强地与病魔斗争,避免艾滋群体的非稳定性和报复性行为发生,为社会提供宝贵的医学资料和精神感受。

  还记得2003年12月1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市地坛医院,看望正在那里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2004年第17个“世界艾滋病日”,胡锦涛主席来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艾滋病患者。但到目前,我国艾滋病人大多数还处于“隐情”就医状态,而能勇敢公开的病人,如朱力亚一样,必须面对更多的打击……

  朱力亚的“斗争行为”在提醒我们,仅依靠个人力量对抗顽固社会性认知,难度是相当大的。我们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政府,将艾滋防治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建立可靠的医疗保障体系,给予经济上的救助和补偿,给予观念上的引导和疏通;还需要有更多公众人物,像濮存昕、克林顿和戴安娜与艾滋病人零距离接触一样,能用自己的感召力和号召力,依靠医学常识,冲破惯性思维,震撼大众观念;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一颗包容的心接纳他们,给予他们关爱与温暖;还需要依靠大众传媒的传播力量,共同去冲破艾滋歧视的观念围墙!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