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阻播”公关谁来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18:00 光明网
罗真如

  制片人张洁有两样永恒的压力:一个是出好节目,一个是好的调查性报道,尤其是舆论监督报道,它可能播不出来。个中原因就是监督对象的“阻播”公关。几乎每一期舆论监督节目,都有公关行为出现。“《新闻调查》播出的每一期有影响力的舆论监督节目,都是全台上下,甚至还可能是台之外更高层的领导,抵抗公关的结果。”张洁说。《新闻调查》的口号“探寻事实真相”。但这条路,却不好走,有一段时间,播出率只有50%。(据2006年5月17日《新华网》--《中国青年报》)

  坊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焦点访谈》门前经常排着两个长队:一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向《焦点访谈》节目反映情况的;还有一个,是住在北京各宾馆里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向《焦点访谈》节目公关,阻止播出批评他们的片子的。这种现象同样在《新闻调查》门前出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焦点访谈》13分钟的日播节目,可能当天就捅出去了。而《新闻调查》45分钟的周播节目,从拍摄到制作、剪辑、播出,给监督对象留下了长达两周的“排队”时间。因此,那些即将被曝光的人为了名誉、财产、乌纱帽和脑袋,往往孤注一掷,不惜任何代价,展开了“阻播”公关,开始了最后的疯狂。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员花着纳税人的钱在天上飞来飞去,入住豪华酒店,为达到其目的,不择手段,请客送礼花样奇多,而且往往冠以维护地方形象、保持地方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多公关人员声称是代表地方政府而来,甚至一应手续相当齐全,只要发现有机可乘,恍如找到一根救命稻草,然后动用一切手段,移花接木、弄虚作假、混淆视听,使节目陷入无休止的调查之中,一些节目因此被贴上标签锁入柜子,恐怕永无“面世”的机会了。从而维护了一两个人或者少数当权者的利益。这样最后的疯狂,说到底就是媒体监督对象的再一次腐败来掩盖即往的历次腐败。

  全国各地的官员云集京城,开展“阻播”公关活动,并屡有斩获,让曝光自己或主政地方的丑闻不时流产,这是对广大上访老百姓的极大不公,是对公众的知情权的极大蔑视。普通老百姓要上传民意,不惜砸锅卖铁,倾家荡产,靠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毅力支撑;而那些为非作歹、鱼肉百姓、祸害地方的官员,竟然凭借着手中掌握的权力,把腐败的黑手伸向中央电视台有关栏目,可谓猖狂之极。无处不在的“禁播”公关不仅增加了调查性报道的难度和风险,造成了一些编导的惧怕心理,而且严重干扰了某些揭黑记者的工作和生活,让那些廉洁而公正的记者调查真相举步为艰,已经严重影响到有关节目的正常播出,《新闻调查》有一段时间播出率只有50%就是很好的证明。希望有关部门能站出来管管这些“阻播”公关,还舆论一片蓝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