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万年一遇”的洪水是多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21:31 南方网
 南方网 西彭山人

  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三峡总公司在国内媒体新闻发布会上,向全国人民宣告三峡大坝到顶185米高程。国内80多家媒体、400多名记者云集三峡,见证大坝封顶。据认为,这是继长城之后的最伟大的工程,称为世界第一坝。三峡大坝建成的重要意义,已经由权威人士论述得十分充分,本文就不再重复。

  《重庆晨报》消息《三峡大坝可抵御万年一遇洪水》让读者略感疑惑。不知这“万

年一遇”的洪水是什么意思?“万年一遇”的洪水到底有多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介绍说:三峡大坝建成后,其防洪能力将提高到百年一遇,并且三峡大坝的设计防洪能力是按照10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即使真的遇到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三峡大坝依然可通过有关辅助措施予以抵御。他还表示,长江流域即便发生千年一遇的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省市及居民而言,也不会带来毁灭性灾害。

  专家在讲话中提到了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万年一遇的概念,以普通群众的眼光看,百、千、万这三个表示数字的词,依次以10倍的量逐级增长,从“百年一遇”到“千年一遇”、再到“万年一遇”是否意味着防洪能力依次提高了10倍、100倍呢?专家所讲是否这个意思呢?我们不知道“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万年一遇”是否属于水利工程行业的专用术语?如果是,专家似乎有必要说得更清楚一些、更直观一些,因为,媒体的受众毕竟都是些普通群众,多数人是水利工程的业外人士,专家不做必要的解释,难免让人有些糊涂。如果不是,则更不应该了,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应该讲这类含糊其词、容易产生误导的话。过去公认的中华古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近年的考古发现证明,我国的文明史应该更长一些。可是,迄今为止文字记载的长江洪水,可以提供一万年内的数据吗?如果不能,专家所说“万年一遇”的洪水又是什么概念?

  三峡工程,是中国人的百年期盼和梦想,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体华人的骄傲。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之际,我们的总结也有必要保持科学和冷静的态度,更何况,大坝建成并不代表三峡工程结束,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专家和公众,都需要冷静,再冷静。

  参与讨论>>>

  编辑:徐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