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只有靠近,才能亲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01:53 大江网-江西日报

  20日,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10多家博物馆在广东美术馆举行系列活动,因为当天免费开放,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参观,整个广东美术馆宛如一个“大集市”,孩子们不断嬉闹。对此,有论者大摇其头,指其为“莠质”观众,呼吁还美术馆“应有的肃穆宁静”(见5月21日《信息时报》)

  这一棍子打得当然也算有准头。艺术是需要凝心静气慢慢品味的,美术馆自然不应

有“集市”的喧闹嘈杂,学校、老师和家长显然也应教育孩子守规矩,不过因此指责观众“莠质”,却有些不讲道理,更显出某种程度上的“精神凌驾”心态。

  笔者所在的大学,这个双休日正好举办科技活动周,向社会开放。大批中小学生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到学校参观。说实话,这些学生包括家长、老师,能看懂、听懂科技展品和解说的并不多,抱着凑热闹心态的倒不在少数,校园里因此变得异乎寻常的喧闹。科技知识也是需要凝神体会的,这一点,与参观美术馆没什么区别。不过,笔者并没有觉得这样的喧闹有什么不妥,反倒是看到那么多天真烂漫的孩子走进大学校园、走进实验室,感到由衷的高兴。原因很简单,只有靠近,才能亲近。短暂的一次科技活动周不可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们的科技素质不见得立马提高,但能吸引这么多孩子走进实验室,这本身就是莫大的收获。

  美术馆也一样。其平时的高雅、高价,使得普通市民和中小学生望而却步,一旦免费开放,就能吸引这么多人纷至沓来,正说明蕴藏在普通人当中的艺术渴求是巨大的。对此应感到欣喜才是。市民和孩子的艺术素养不高,不懂得欣赏,固然是种遗憾。但我们的艺术家、艺术机构、管理者应该反躬自问,有没有尽到帮助市民和青少年提高艺术素养的责任?再说了,在当今社会应试教育压力下,孩子们被禁锢在书本上,他们还剩多少接受艺术教育的空间呢?由此,他们不懂欣赏艺术的“规矩”,又怎能忍心指责呢?

  正如论者所说,“以我们目前的‘大众文化’,要像西方观众那样在博物馆里持愉悦宁静之心,还须假以时日。”这是国情、民情所决定的不可逾越的客观事实。那种希望民众和青少年一进美术馆就懂得“肃穆宁静”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而将不懂欣赏的人指斥为“莠质”观众更是无理。

  蒋家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