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 :独立与融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02:14 东方早报

  若干年后,当孩子们从父辈们珍藏的DD中找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或是《桥》那样的影片来观看时,他们会不会提出“南斯拉夫在哪里”这样的疑问呢?

  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中,南斯拉夫是和瓦尔特、和《再见吧,朋友》联系在一起的。南斯拉夫指的是南部斯拉夫语系的国家,半个多世纪以前,六个共和国为了独立与自由走到了一起,如今,他们也是为了自由与独立而分道扬镳。

  两年前,为了推进独立进程,黑山国会将新的国庆日定为7月1日,一是为了纪念17年7月1日签订的柏林条约承认黑山为独立国家,二是为了纪念1%4年7月1日爆发的反法西斯起义。这个纪念日似乎在告诉人们,像黑山这样身处动荡不安的欧洲,命中注定要经历不断的分分合合。

  而同样是自由与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含义却有了很大的变化。没有好日子的独立是难以持久的独立,而捉襟见肘的自由也未必是真正的自由。对于这些小国的民众来说,一个最简单而直白的道理就是,能不能过上他们的近邻,那些欧盟成员国的老百姓所过的日子。

  尽管,公决的结果还要得到议会的确认,对宪法的修改还有可能会引发争议,但这次公决折射出的黑山人的心态已经表明:钱包的鼓与瘪比亲情更重要。在这样一个追求富裕的时代,也许,我们没有理由指责黑山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就像谁也无法回答下面这个提问一样:凭什么我们就要过比别人更贫穷的生活?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从20年的统计看,在南斯拉夫原来的六个共和国中,斯洛文尼亚人均GP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克罗地亚人均GP约72美元;而塞黑的人均GP是2%6美元,但黑山显然要低于这个数字。

  黑山人很清楚,只有加入欧盟,搭上一体化的顺风车,才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享受到他们邻居所享受到的生活水平。他们厌倦了跟着塞尔维亚去领受欧盟的惩罚———在引渡姆拉迪奇等战犯的问题上,欧盟惩罚塞尔维亚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惩罚了黑山。他们也厌倦了为科索沃地位问题的谈判影响了他们的入盟进程———科索沃一方继续坚持独立的立场,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谈判就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塞黑入盟因此将会变得遥遥无期。

  黑山发生的这一幕标志着南斯拉夫的消亡,但它并不是欧洲重新组合这场大戏的结尾。这看似尾声的一幕甚至还有可能会激起新一波的分裂之潮:以阿巴尼亚族为主的科索沃省,以匈牙利族为主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会不会以黑山为“榜样”,也对塞尔维亚说一声“拜拜”?而科索沃问题的解决又会对俄罗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旦科索沃的解决方案具有了西方媒体所称的“全球性特征”,它会不会给想要争取独立的车臣创造一个先例呢?顺着这些疑问去思考,我们还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独联体的稳定。

  只有6万人口的黑山选择了独立。但是,放弃与塞尔维亚的结盟,却并非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它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更为有力的靠山而已。这也再次表明,面对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区域合作的不断加深,独立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变化。面对一个不断走向一体化的欧洲,黑山人也不再能有更多的选择。但这同时也表明,像黑山这样的小国“投靠”欧盟,只会给已经是矛盾重重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增加新的难度。

  历史表明,巴尔干地区的问题不会因为这样的独立而减少。而这一地区已经出现的和今后还有可能出现的新国家能否与欧盟融合,首先也要取决于他们能否与周边国家更好地融合。

  不要有太多的悲伤,也不要急着去欢庆。若干年之后,当我们在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南斯拉夫在哪里”的问题时,回首这段往事,黑山的独立或许只不过是欧洲重新组合这场大戏中的一个简短的过场而已。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像独立与自由是那个时代的纽带一样,经济最终还会将他们连结在一起。而留在我们记忆中的南斯拉夫,也会像电影《桥》中的那段插曲那样美好:“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都说啊,多么美丽的花……”

  (作者系《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曾常驻欧美)

丁刚 刘景 任大刚 单雪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