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快码输入法“雪藏”14年少人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03:04 江南时报

  只要按键盘上Z、W、V和J四个字符,“醉翁之意不在酒”这7个字就可以飞快地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这种汉字输入法叫《中华快码》,是一位名叫夏东明的盐城退休老教师的专利发明。如果按照市场化操作,夏老师和他的《中华快码》不但能早日被国人所熟知,而且他的经济收入也将颇丰。然而夏老师坚持的“利益最小化,只为推广”的初衷却让他的发明始终藏在深闺少人知。在商业化运作大行其道的今天,夏老师的初衷似乎成了难以统一的矛盾,而默默无闻14年的《中华快码》如今的境遇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快码输入叫板五笔字型

  第一次见到夏东明老师是在今年的4月底,这位69岁的退休教师虽精神矍烁,脸上却写满岁月的痕迹。他找到报社后,便急于将他的研究成果展示给报社的同志们看。“‘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个词组只需要打B、G、S和Y就可以了……四个字以上的词组只需要打一、二、三、末字的声母,越长的词组越能体现出《中华快码》的快速和便捷。”夏老师说,如果用《中华快码》输入法,只要稍微标注现有的键盘,输入非常简单,只要10分钟就可以学会。“这种输入法不仅比五笔字型和智能ABC快,而且有助于学习普通话,也称为‘普通话输入法’,如果普通话不标准打字就容易出错,这对推广国家标准普通话也非常有益。”

  “如果你们有兴趣,我可以给你们装上我的《中华快码》,不过得收1块钱,这是我目前的统一市场价,不能破例啊。”夏老调侃道。

  夏东明老师出生在盐城市区一个普通的家庭,22岁便从盐城中学考进了南京师范学院俄语专修班,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由于某些原因,在南师附中只呆了一年,夏老师就申请回到盐城任教。

  《中华快码》研究出炉

  1981年夏东明老师开始正式研究汉字编码文案。1986年美洲中国文字改革促进会向全球征集汉字拉丁语标调材料,夏东明就写了一篇混合标调法寄到那里。第二年该促进会的会长特意回了一封信给他说,准备将他寄来的论文收进论文集里。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活动也就停止不办了。直到1987年他所坚持研究的汉字编码方案终于形成一份文字材料,并在中文信息杂志上发表了近2000字以拼音为主、部首为辅的编码方案文章。

  为了使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产品化、商业化,并能得到合理的保护,1992年夏东明老师将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中华快码》申请了专利,直到1997年才获得国家所颁发的专利证。

  寻求推广屡受挫折

  国家有规定,不管个人还是单位获得专利权后,每年都要交专利费,而且是成倍地交。这让夏老师为难了。“自己是一个穷教师,家里的经济又不太好。《中华快码》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东西,还没有创造任何财富。后来我只交了两年就停止不交了。”夏老师很无奈地回忆着。但对于自己研究出来的产品他并没有放弃,仍在不断完善和改进。

  1994年,正赶上“下海”大潮。盐城市机电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刘伟(化名)下海经商。刘伟发现夏东明老师的《中华快码》不错,就与夏老师签订协议:刘出钱,夏老师出技术。但合作后效益一直不好,后来刘伟带着十几万逃走了。

  刘伟逃走后,夏老师就将《中华快码》的内容制成软盘零售。2000年夏老师在与人合作过程中,发现合伙人居然背着他卖盗版,侵犯他的权益,最终他将2人告上法庭。

  1995年到2004年,夏老师六去北京,寻求合作推广他的发明。但造物弄人,屡屡受挫,《中华快码》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推广途径。但期间,夏老师的《中华快码》的价值也得到了有关单位的肯定。

  经过了这么多,夏老师最终还是想到了家乡盐城,他希望《中华快码》能在盐城推广,进而走向全国。

  寻伴路上不提商业化

  在夏老师的“寻伴”路上,许多人都说:难道你要推翻五笔字型?夏老师都是这样回答的:《中华快码》不仅快速,而且又能推广普通话,我只想借此还中文以尊严……“我当初就是为了扫盲工作才精心研究,我现在甚至可以说是在追求利益最小化,尽可能地让更多人来使用,来推广普通话。”

  现在,由于资金的困难,夏东明面临三种选择,第一是和美国微软中国公司合作,由于《中华快码》的优势很明显,只要自己去主动找对方谈,这条路肯定行得通;第二是找个公司实体,对《中华快码》进行包装推广,但这个商业化路线不是他的最终追求;第三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一步步努力推广。

  “我非常不希望我的《中华快码》走第一和第二条路,除非万不得已。”目前这位不知疲倦的老人正通过关系,在盐城市区一些学校里开展免费的讲座,然后以一块钱的价格卖给有兴趣的学校和大学生,以求能慢慢地将《中华快码》的影响力打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快码》。

  公益初衷是否有碍推广

  一些熟悉夏东明的人都告诫他,要想发展事业、开辟市场,以求还中文以尊严,没有一定的资金是不行的,好的产品是需要宣传的。从去年到现在,69岁的夏老师一直没有遇到有公益心的合作伙伴。

  社会学研究人士则对夏老师的举动表示了担忧。有关人士表示,在不可忽略追求经济利益的今天,将发明创造推广的最佳途径就应该是商业化运作,这是目前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方式。过于强调以公益的态度来推广一项发明,有可能阻断商业化操作的可能。因为商业化追求的就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这显然有违夏老师的初衷。但是,对于像《中华快码》这样一种被认为是可以有益于我们国家普通话的推广,有益于我们社会的发明,却因为某些可以克服的原因而被埋没在民间14年,是不是得不偿失呢?或许在公益与商业运作追求经济效益之间是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的,比如尽早地进行商业开发,取得收益后可以更完善这项输入法技术。

  此外,有学者认为,在那些有益于社会公益的民间专利的推广和商业开发方面,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能够切实地做一些事情,扶持或引导民间专利走上产业化推广道路。

本报记者 姜振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