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水浸街背后的老问题新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06:20 大洋网-广州日报

  “落雨大,水浸街,阿妈担柴上街卖。”水浸街是广州的老问题了。广州城区河涌众多,遇到大风雨,沟渠排泄不畅,就容易造成水漫金山现象。

  记得十年前,笔者刚到广州时,长堤大马路这样的闹市区马路,也常闹水患。见诸媒体水浸街的明星街道,则非荔湾区金花街莫属了。许多年过去了,上述地段终于消灭了水浸街。但仔细看这两天的报道又会发现,海珠区成为这次水浸街重灾区。老问题遇到了新问

题了。

  从报道看,有些水浸街给市民带来的问题,也不能完全用“地势低洼”这句话就搪塞过去。像怡乐路二巷,住在这里的82岁的赵老太太说,搬来40年都很少水浸街。但为什么前晚一场大雨就让好端端的家成为“水牢”呢?地势还是那个地势,为什么很少闹水患的街道,这一年多开始被水患“缠身”呢?有关方面在大力帮助市民救灾的同时,是否也能够给市民一个合理的交代并寻找一条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呢?

  在水浸街图片报道中,不知摄影记者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把镜头对准“城中村”。像地处海珠的瑞宝村,去年修建的新路,前晚也是水深达1米,局部深达1.3米。前夜暴雨如注,但在多雨的广州,肯定不是最猛烈的吧?遇到再大些的雨,怎么办呢?

  这次暴雨,水浸街,最让人心痛的莫过于5岁男童宁向瑞之死了。雷电交加的夜晚,一对外来工夫妇携子骑摩托车行驶在“城中村”狭窄的路上。一阵暴雨让河涌里的水涨得比路面还要高30厘米,却没有任何警示标志。一幕原可避免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我们为那些不再饱受水患的街巷庆贺;但同时,这次暴雨中水浸街现象暴露出的问题,读起来也分外让人感到沉重。问题还在于,发生水浸街而又能够登上媒体的可能还是少数。那么,水浸街“黑点”到底还有多少?再遇到暴风雨时,相关部门又应该拿出什么有效措施,让百姓少遭点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