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城三区”战略,助推南京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06:50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中瑞友好协会会长、前瑞士苏黎世市长瓦格纳博士曾这样深深地惊叹:南京很好地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很好地开展了新区建设,规划得当,新城非常漂亮。

  瓦格纳博士告诉记者,在他的眼中,南京是一个绿色的城市,到处绿意葱茏,生机一片,老城与新城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图画。

  那么,就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幅图画吧:全长21.72公里的地铁一号线开通后,每天运载巨量人流半个小时南北纵穿城市;“井”字形快速内环系统框架初现,一道道高架桥拉出的精美弧线上车流如梭;成片成片的生态林在近、远郊大手笔“泼绿”,与老城中嵌入的休闲公园彼此呼应;103公里长的铁路沿线,用“绿带”勾勒出一道道宜人的风景线,还有明城墙环境综合整治后的依城绿环、秦淮河整治后的清清碧波、中山陵园环境综合整治后的浓郁翠色……

  古城南京,正朝着为百姓营造一个“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城市加速前进。

  实施一城三区战略,跨出明城墙谋求城市“扩张”

  城市建设的新发展,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和思路。让时间暂且回到2001年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前夕。那时候的南京刚刚经历了从1996年开始的两次“三年面貌大变”,基本改善了道路、水、电、气等老城基础设施这些薄弱环节,群众居住、生活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但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城建“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另一道难题也随之横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们的面前:囿困于明城墙内的老城只有5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却拥挤着150万居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3万人。按照世界城市发展的通则,这是城市人口密度的极限,超过这个数,人口必须疏散,城市必须扩张。在高密度的人口聚居面前,有着古都美誉的南京老城的压力也逐步显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城市病”日益严重,沉淀在老城各个角落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无法释放出自己独有的韵味。

  怎样提升老城环境档次?城市建设如何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当年召开的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时任市委书记、现任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提出,实施“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战略,南京由此抓住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彻底突破明城墙的围囿,在河西、仙林、东山、江北和老城共组的城市新版图中寻求更快更好的发展路径。

  通过“一疏散三集中”,老城新城互动建设加速发展

  “一城三区”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是南京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委书记罗志军指出,南京这几年的发展变化,是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迎接十运会、展示新南京”的强大推动力,更是加快了南京前进的步伐。罗志军认为,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使南京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以更加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明确的城市功能定位,拉开了千年古城在新世纪跨越式发展的序幕。

  “一城”:将原本规划在河西北部的奥体中心南移2.8公里,在秦淮新河以北,外秦淮河以西,14公里的长江岸边,建设一座56平方公里现代化标志区——河西新城。“三区”:110平方公里的东山新市区;80平方公里的仙林新市区;190平方公里的江北新市区。新市区内部由大学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现代化居住区组团而成;外部以高速通道与主城相连,呈星形放射而不是摊大饼式扩散。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2002年8月30日,市政府即向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批转了市建委、计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拟定的《关于加强老城区保护和加快新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一城三区”的空间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也同步落地:实施“一疏散三个集中”,即疏散老城人口;工业向开发区集中、建设向新区集中、高校向大学城集中。5—10年内,河西新城要接纳老城人口20万,3个新市区接受外地和本市城市化及迁移人口130万,老城人口力争每平方公里降至2.5万以下,为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腾出空间,为塑造现代都市创造人气,做到“古都文明看老城,现代都市看新城”。

  市长蒋宏坤总结说,“十五”的5年,南京城建着重开展了以新区开发与建设、老城保护与改造、环境整治与出新、基础设施配套与完善、危旧房片区拆迁与改造、历史文化遗迹挖掘与保护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实践证明,这5年是城市改革开放成效最显著、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城市综合实力提高最快的5年。

  老城内做“减法”,人口密度逐步降低

  正在城建规划展览馆公示的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有一个明确的思路:“负重”的老城要做“减法”:减去超负荷的人口压力、减去违章搭建危破房屋等与老城新貌不相宜处、减去脏乱差的人居环境、减去蒙在珍贵文化遗存之上的尘土……在经过上一轮城市改造后,老城重点抓生态环境营造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以“显山、露水、见城、滨江”为目标,围绕“一环、二区、三轴、四线、五街、六片”整治为重点,连续开展了“7721”、“2231”、“22345”等多项老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先后完成内外秦淮河一期整治,秦淮河风光带初步形成;实施了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建设、中山陵环境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建成北极阁、宝船遗址公园、石头城、小桃园等公园景区;打造了中山东路—汉中路、长江路、平江府路等一批历史街区,建成大行宫广场、驻马坡广场等36片老城绿地。精心保护历史文化遗迹,使南京融山水城林、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严控住宅开发成为老城疏散人口的重要举措。在新城新区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规划对老城住宅开发量进行严格控制,控制主要干道沿线、中心区、城市窗口等地区新建住宅、控制零星地块商品房开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部队和大型企业等大单位,环境优良,占城墙内用地20%,开发也要控制;鼓励大单位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开发大单位内部支路,开放绿化空间,服务城市;高层建筑要按照建筑高度“近墙(明城墙)低、远墙高;中心高、周边低;南部低、北部高”的空间特征,设立高层禁止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控制和允许建设四个控制分区,沿城墙和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地区禁止建高层,引导高层“相对集中、成组团、跳跃”布局。

  短短数年间,经过老城与新城新区的互动,监测显示,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增幅已开始下降,老城人口由原来每平方公里3万人逐步降到了每平方公里2.5万人,30万人口相继疏散出老城;曾是大片农田棚户的河西中部地区,一座集商务(贸)、文体、居住、旅游为一体,有着较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的现代化新城区迅速崛起;原地处郊县的东山、仙林、江北三个新市区,已有300多家企业向开发区集中,34所高校汇聚大学城,上百万平方米商品房落成,市容日渐繁华,人气日益旺盛,推动“一城三区”发展战略从规划蓝图逐步变为美好的现实。

  构建立体交通系统,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在疏散人口的同时,南京也加快了老城内部、老城与新城、新城与新城间的快速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实施了桥隧建设、道路建设、保供设施建设等共计16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每一单项投资都超过20亿元。

  根据统计,5年来,南京全面完成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并投入运营,先后完成了玄武湖隧道、赛虹桥立交、双桥门立交、九华山隧道、南京铁路新客站站前广场等一批重点道路项目建设,基本形成了主城“两横两纵”城市快速内环、“经六纬九”主干道网架,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如今的南京,一个立体化的交通格局展现在世人面前:长江之上,不再只有大桥巍然耸立,2001年长江二桥建成通车、去年10月长江三桥竣工通车、长江四桥建设已进入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纬七路过江隧道正在施工、地铁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同步过江已经基本确定……

  乘地铁一号线从城北迈皋桥到河西新城的奥体中心,不过半个小时,比地面公交少花近1个小时,让沿线的上班族顿觉省心省力。去年国庆黄金周,6天时间共运送了150万人次;如今,地铁二号线正在加速推进,一条连着河西与仙林的便捷、大运量公共通道即将走到市民面前。

  快速内环东线一期竣工后,从新庄立交桥开车到机场一路不见红绿灯,到河西总用时不到1O分钟,到大明路也在1O分钟之内。定淮门大桥拓宽完成、东线二期正在建设,内环系统框架初步搭就,乘车从主城任何一处到另一处的总用时不过25分钟。

  随着建设力度的加大,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城市道路长度6131.82公里,城市道路面积7426.7万平方米,城市桥梁1359座,人均道路面积由2000年的8.54平方米增加到14.47平方米,增长69.4%,一个“环网相连、节点畅通、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城市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打造绿色南京,增强保供能力,南京朝最佳人居环境大步迈进

  金鹰国际集团董事长王恒曾在市民论坛上饱含深情地说,1O年来,他亲眼目睹了南京的巨大变化,看到南京正一步步发展成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进步的国际化现代都市;南京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投资环境的不断改进,为外资企业的经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金鹰国际集团的发展正是得益于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被业界喻为“业余规划师”的市民盖星石曾这样表示:我觉得南京这几年城市建设的最大特点是树立了“民本理念”,就是以民为本,无论是城市规划、园林绿化、交通道路建设,都注重从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并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样,才有了今天让我们老百姓激动自豪的新南京。

  南京城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这样的心声还有很多很多。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居住人口逾10万人的南湖社区,曾是“小商小贩的摇篮、占道经营的基地”。如今,这里原先的窄街陋巷拓宽成了林阴大道,曾经灰头土脸的居民小区整修一新,还修建了被誉为城市“大客厅”的南湖公园。“环境好了,人的心情就舒畅了,”近来经常带着孙儿到南湖公园转悠的65岁的蔡宏乐呵呵地说,“就连远在10多里外的亲戚都要坐车到我们这里来溜达。”

  市民们感受的背后,是老城环境综合整治的艰辛历程。为了营造“碧水、蓝天、绿地、洁净”的宜人环境,老城内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全市环境质量总体呈现“稳中趋好”的态势,2003年南京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实施新考核指标体系后第一个实现“创模”的省会城市。

  水、电、气、通信、公交等公用设施的建设力度也在同步进行之中:一批自来水管网改造及农村二次改水、输变电工程扩容、天然气配套管网建设等工程陆续开工并相继建成投产。截至2005年底,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为589.8万吨/日,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2.06%,主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自来水供水管网达到6929.24公里,比“十五”初期增长103.7%;现有500千伏变电站3座,形成了南京500千伏“C”形网架;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达2634公里,与2000年底相比,增长了148.2%,年末拥有标准运营车辆5704标台,比2000年增长了58.8%,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1.52标台。南京素以绿色闻名,“十五”期间,“绿色南京”战略成效显著:以明城墙风光带、绕城公路绿化带、绿地广场建设为重点,建成狮子山阅江楼、月牙湖等景区,朝天宫、山西路、鼓楼、大行宫等多个各具特色的市民广场和游园绿地。大力推进幕府山植被恢复绿化工程,初步建成大厂卫生防护林带,每年完成各类造林近15万亩。2003年南京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至2005年底,全市园林绿地面积达71020.3公顷,公共绿地面积为6139.99公顷,与2000年相比,共新增公共绿地3889.83公顷,增长172.8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96平方米,增长了35.9%。

  “7344”工程的实施,使南京城水环境治理力度空前加强:7大水系、3大湖泊、4个场站,以及400公里管网,全都纳入建设者们的视线。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2002年底启动后,水利、环保、景观、安居、路网等五大工程使母亲河大变模样。不仅两岸绿化,河水清了,沿岸靓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桨声灯影”也从人们久违的记忆深处走来。

  5年的努力,南京成功搭建起城建发展的高平台,迈上了“十一五”快速发展的新轨道。

  通讯员宁建新本报记者师擎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