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贵州:人才“磁场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07:45 贵州日报

  当今中国,最头痛的问题是人多,最匮乏的是人才。这个看似有些令人尴尬的社会现实,表达的却是一个明白无误的道理:人才是我国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新世纪的中国,人才战略作为一项重大决策,被提上关系我国发展进程的重要日程。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应我国目标之越益宏伟,任务之越益重大而呼之欲出。

  这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必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放眼全球,人才争夺战早已悄然打响。从资本渗透到经营渗透再到人才渗透,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正在加紧世界范围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的争夺。

  作为欠发达省份的贵州,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能否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曾经“连麻雀都东南飞了”的贵州,痛定思痛,在“九五”期间筑巢引来孔雀西南飞,人才战略取得实效;“十五”期间,人才开发又是春风喜度,人才队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当然,与东部地区相比,人才总量偏少、拔尖人才匮乏、人才建设与我省支柱产业结合不够紧密的差距,依然存在。缩小差距,尚需继续努力。

  本报记者这篇带有理性分析的全景式报道,令人感奋,予人启迪。

  无论造历史,创伟业,叱咤风云惊天地,人的因素,终是第一。

  请读本期——《贵州:人才“磁场效应”》

  近年来,在我省不少企事业单位陆续出现一些年轻的新面孔,他们说着带有外省口音的普通话,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文化素养和业务素质较高。经过与他们交谈,记者欣喜地发现,这些外省籍的省外高校毕业生,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通过应聘等方式到我省就业。这给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

  在贵州,人才施展才干的空间很大

  来自青海的赵先生毕业于兰州大学,现在我省一家媒体供职。他告诉记者,去年在开贵州校友会时,他发现竟然有300多名兰大的校友像他这样也是外省人,都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到贵州“安家落户”的,而且干得都还不错。校友们认为,东部人才较为饱和,而西部尤其是人才相对匮乏的贵州,吸引人才的政策环境其实并不逊色于东部多少。

  今年2月,在省人才中心组织的一场招聘会上,记者发现,至少上百个外省籍的省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前来“赶集”。他们一旦发现有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就会马上挤过去,递上制作精美的简历,认真“推销”自己。

  在招聘大厅转悠的四川人小王来自重庆大学,他和几个同学结伴到中西部一些省参加过多场招聘会。他发现,贵州有不少条件不错的企业尤其是制药业。这些企业开出的薪酬和发展条件并不低于重庆、四川、湖南的企业。“只要能签约,我们很愿意来贵州施展才华。”

  10多名外省籍的外省大学毕业生挤到贵州北极熊实业公司的招聘台前,踊跃投递简历,其中两名还是硕士生。北极熊公司是我省一家知名民营企业,不少外省籍的大学毕业生还通过网上向这家公司投递求职简历。

  翻看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求职学生的求职简历,记者发现,他们中不少人英语已过国家四级,计算机水平普遍不错,主要应聘人力资源、行政管理、技术管理等岗位。来自黑龙江的一名大学毕业生坦诚:“千里迢迢来求职,就是看中了贵州这几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北极熊公司的发展潜力和灵活的用人机制。”

  北极熊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晓东兴奋地说,“以前我省的民营企业是被一些大学毕业生‘瞧不上眼’的,招人难,招素质较高的人才更是难上加难。如今这么多外省大学生来应聘,公司选才面大大拓宽了!”

  湖南籍的王先生,3年前在湖南某高校毕业后来到我省一家民营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现已是公司的中层干部。经过分析比较,他认为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对外开发的力度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待遇也越来越好,在贵州发展更容易“出人头地”,而沿海等国内发达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太多,竞争激烈,发展的舞台已大不如前。

  去年7月,吉林省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徐文俊跟贵州的同学来雷山旅游,听说黎平在招聘新闻主播,他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应聘,结果通过了面试。此前,他对贵州的印象是:很穷,但民族风情古朴而神秘。到黎平以后,他被侗乡的景色惊呆了。他告诉记者,黎平山青水绿,天也很蓝,与他家乡那条浑浊的松花江有天壤之别。他决定在这个温暖舒适的小城里安家落户,干自己喜欢的事业。

  “二张”出走曾让女部长潸然泪下

  如果说现在贵州的人才状况是春风盎然,那么在西部大开发以前可是寒冬时节。

  西部大开发以前,贵州人才外流比较严重,最严重的时候曾出现过“不仅孔雀东南飞,连麻雀都东南飞了”的尴尬场面,而让人记忆犹新的,恐怕就是1998年的张克勤、张涤新两位教授流失省外一事了。

  这两位教授是我省1997年选出的首批17个“跨世纪人才”中的成员,分别在微生物领域和数理统计研究方面造诣深厚,成果卓著,张克勤教授的有关研究还处于世界科技前沿。然而,就是这两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多次谢绝国内外诸多著名学府和科研机构盛邀、执意留在贵州效力的专家,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贵州。

  据知情者透露,他们之所以抱憾离去,“主要是感到知识分子的价值难以充分体现,周围缺乏一种让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一些部门领导的人才观念淡薄。”

  “两张”调离的信息传到省委组织部,又迅即传到省委、省政府。当天,省委、省政府领导做出重要批示:尽最大努力挽留人才。

  时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也强和时任副省长马文骏研究决定,先由时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董德明、田茂歧、时任贵州大学党委书记刘朝政当晚到花溪张克勤教授家,诚恳挽留;次日,刘也强、马文骏等领导“二顾茅庐”挽留张克勤,并专门邀请张克勤夫妇到省委组织部倾心长谈。半个月时间里,刘也强不下十次电话挽留张克勤。同样,在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由组织部牵头,我省有关各方对张涤新教授的挽留工作也在艰难地进行。

  各级领导的爱才惜才之情,深深打动了两位教授,只可惜为时已晚,两位教授的所有手续均办妥,“已无退回余地”。

  作为自始至终充当挽留工作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之一的董德明,在当年的全省组织干部培训会上,谈到科教兴黔和贵州发展时,她发自内心感慨:“‘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贵州落后,培养一个人才太不容易,尤其是张克勤、张涤新这样不可多得的高级人才。作为组织部门分管知识分子工作的负责人之一,对他们的离去,我有一定责任。我没能给专家们服好务,工作没做到家,有些信息我们知道得太迟了。否则,也不至于……”说着说着,这位在组织部门分管了十几年知识分子工作的副部长竟忍不住潸然泪下,哽咽难语。当时,偌大的会场鸦雀无声,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同样是在1998年,贵阳医学院一位教授,也曾为自己的研究生一再被挖走而洒泪痛惜。

  “二张出走”仅仅是当时我省人才流失的一个缩影。资料显示,1997年一年我省流向外省近6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占9成。有专家曾为此痛心疾首:贵州人才流失比水土流失还要严重!当时,我省一些企事业单位也曾高薪从省外招聘高素质人才,但由于待遇、工作环境等原因,这些人才大都“又转头飞走了”。有关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贫困不是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问题的症结在人才成长环境。

  痛定思痛,如何遏制人才流失?有专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创造有利于人才产生和发挥才干的人才生态环境,而吸引和稳定省内外人才、搞好贵州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用好人才。

  着力打人才政策“组合拳” 贵州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提出人才强省战略,大力营造人才成事、成长的良好环境,先后出台这方面文件,在人才培养、引进、稳定和激励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筑巢引凤工程”,就是省委、省政府为引进和留住博士制定的一项特殊政策。省财政共拨款2700万元,各用人单位投资2000余万元,修建或购买“博士楼”等高层次人才住房300多套。用人单位还提供2万至8万元不等的安家费。

  省委省政府为引进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搭建事业平台。省政府设立省长资金每年1000万元,专项资助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科研项目;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每年200万元,重点用于改善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科研条件和科研启动,100多位博士和高层次人才得到资助;省科技厅“科研发展基金项目”重点向博士生倾斜。省财政还对在黔博士实行生活补贴制度。

  我省还建立了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大项目,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还建立了“一站式”人才流动服务区,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开展引进国外人才项目294项,聘请外国专家1000多人次来黔指导和帮助工作。

  同时,发挥市场配置作用,打破人才交流屏障,促进人才与需求对接。对以辞职等方式来黔的高层次人才,承认原有专业技术职称,工龄连续计算;对自愿来黔的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先落户后工作;对用人单位从外引进的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优先办理手续……

  这一系列人才政策的“组合拳”打出去后,经过几年时间的沉淀终于“开花结果”。省委组织部人才处提供的资料表明:自2000年至去年,我省流出省外各类人才3171人,同期从省外引进人才近万人,其中具有硕士学历和副高职称以上的高级人才1305人;我省高学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也取得重大成绩,博士授予单位和授予点实现了零的突破,现有博士授予单位3个,博士授予点9个;在我省工作的博士从2000年前的不到50人增加到现在的500人左右。中科院地化所、振华集团、瓮福磷矿、神奇集团的“博士后工作站”,以及贵大、贵医、贵财等我省经济建设主战场和教育科研一线,正越来越多地吸引和汇聚着大批高水平科研管理人才。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是我省近年来引进人才的一个成功范例。据该实验室副主任苟渝新介绍,作为省政府和中科院2000年建成运行的独立科研事业机构,该实验室建成以来,通过柔性引进人才机制,引进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郝小江博士兼任主任。在郝小江影响下,他的学生也追随而来,搭建了“郝小江团队”,杨小生博士即是团队成员之一。他是在导师郝小江感召下毅然回到家乡贵州,来到“无论软件、硬件都数国内先进”的这个实验室的,主要从事民族药中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基础研究与开发以及药物合成。尽管有着科研经费的制约,生活中也有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之处,杨小生对当初的选择仍是无怨无悔,在抗老年痴呆症、抗肿瘤和抗感染等活性物质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绩。结合自己的体会,他坦言:“科研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既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才的积累。对人才缺乏的贵州而言,后者尤显重要。引进人才重要,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好人才更重要。除了完善科研条件、搭建基础平台外,还应不断为人才成长营造宽松环境。”

  一名人才管理专家这样评价我省引进郝小江的意义:千军易得,良将难求。引来一个尖子人才,带来一个高素质团队,进而把一个学科或一个产业带入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目前该实验室人才济济:拥有科研人员1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5人。

  这是一个根据产业结构需要形成的人才团队,是稳定人才队伍、较好地实现人才资源的战略性配置。同时对提高贵州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贵州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将发挥重要作用。短短几年,该实验室硕果累累: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授权3项),获食品生产批件5项,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不仅如此,该实验室还成为我省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每年新招硕士生20余人、博士生10余名,五年来共培养40多名硕士生,毕业18名;培养博士生8人,毕业2人,博士后出站1人。

  人才政策环境的改变引来“凤凰”择枝而栖并做出喜人业绩。1998年在菲律宾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陈泽辉,回到条件相对艰苦的贵州省农科院,先后主持了省级重大和重点项目10项,育成高产稳产优质玉米杂交种“黔玉一号”、“黔单13号”、“黔单15号”等并大面积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他本人也获得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被列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博士是在贵州大学的重点培养下成就大业的。他独立或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24项;由他创建的贵州大学农药学学科,已成为有较高知名度的国内重要科研基地;他组建的贵州第一个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研发出填补国内空白的“吡虫啉”和“广枯灵”新农药,成为国内防治土壤传染病害的主打药剂;在他组建的“宋宝安团队”里。他的学生杨松博士、高兴文博士分别从美国、德国学成归来,与引进的欧阳贵平教授一道正在完成一项世界关注的研究课题——小油桐生物柴油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已引起国际关注。宋宝安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受到国务院、国家人事部、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如今他已是教育部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和贵州省首批跨世纪人才。

  省内一些条件好的企事业单位,已从西部大开发前只要是硕士博士有一个要一个的被动接收,变成现在要看专业、看能力和单位的需要“挑人”。省人民医院仅今年以来就收到近30名博士的求职信,选择余地相当大。

  在贵州大学,博士楼成为花溪河畔最耀眼的风景。学校不但为每一位博士的住房买单,还给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累计花费2333万多元。在贵州师大,按商品房价格计算,每套五六十万元的48套博士楼格外引人注目。几年“筑巢引凤”,该校博士从无发展到现在的4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34人,在读硕士生82人。学校还为30位博士的配偶解决了工作问题。

  省招商局综合处负责人卢启伦介绍说,近年来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和对外开放工作成绩显著。去年我省实际引进外省资金到位的有230多亿,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亿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大批项目相继落户贵州,一大批国内外公司来我省投资创业。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技术先进,待遇不错,用人机制灵活,给省内外人才提供了干事业和发展的舞台。我省每年引进的外省籍外省大学毕业生,很大部分流进了这些“外来企业”。

  省委组织部有关人士判断,近年来,我省仍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但和以前相比已是完全不同的两重天。总体上说,我省人才稳步增长,流进大于流出,已逐渐趋于一种合理的正常流动。良好的政策环境成为吸引人才的一大要素,贵州已逐渐成为引人引智的“磁场”。作者:刘超凡 袁泽友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