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欠账太多 莫把农行的剩菜当大餐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08:42 四川新闻网 |
农行改革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最难啃的骨头,从银监会以下的数据就看得出来原因何在。 今年一季度,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0588.2亿元,而2005年,农行不良贷款高达7400亿元,不良贷款占比26.17%,依靠农行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达到5%或者8%的不良贷款率的。如果是由汇金代表财政注资,一来风险极大,二来最了解内情的汇金对于能否收回 投资会有一个评估,三来如此庞大的体量不利于引入战略投资者,既然现在资产质量好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在吸引境内外投资者,他们有什么理由非要加入资产与体制状况更为复杂的农行呢?农行的改制报告提交三次,都如泥牛入海。据悉,农行分别提出了8000亿、9000亿、1万亿的国家注资计划,对于体制改革却着墨甚少。但与此同时,农行的贷款总额却在不断增大,从2002年初到2005年9月,农行的贷款增加了11400多亿元,居四大银行之首,以此获得不良贷款率的暂时下降,其实隐藏了更大的风险。看来,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深谙国情者都把做大公司航母”当成做成“不沉航母”的法宝,绑架了巨大的社会资源后,逼得政府不想出手也得出手。 但问题是,农行的欠账实在太多。而面对2006年底WTO过渡期将结束,农行改制的日程再也无法拖延。 农行的现状显然让央行想到了当初问题成堆的农信社,依着葫芦学画瓢的最新版分拆计划出炉:取消设在北京的农行总行,以省为单位设立总行,将农行地方化,由中央和地方AA制承担改革成本。 此计划甫一出炉,就引发舆论反对之声,不要说利益相关者,就是许多自以为替农民着想者也竭力反对。他们的理由是堂皇的:目前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只有农业银行触角遍布全国甚至海外,如果进行分拆,将给农村金融服务带来严重问题,起码在汇兑方面,县以下为农村商品流通进行资金汇兑服务的主要依靠是农业银行。 这一理由是可笑的,难道农行不在,农民就无法获得金融服务吗?看看浙江吧,就会知道市场不会存在真空,即便有,也是政府管制导致其他市场主体不能进入的结果。一旦政府放松机构准入管制,民间金融机构马上就能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而农行的存在恰恰是政府对农村地区的金融实行管制的一个重要理由。其实,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包括农行争夺的是腰缠万贯的贵族客户,那些草根阶层又得到了多少切实的服务呢? 另一个理由基于国际形势,“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商业银行就掀起了合并浪潮,目的在于发挥规模优势和整体优势,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问题是,国际商业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有可比性吗?不要以为都有商业二字,就是一家子了,可以套用同一规则。国外商业银行几乎无一不走过从小到大的市场拼搏之路,农行分拆为走市场化之路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仍走行政规制的大公司老路,带来的可能是足以威胁经济全局的系统风险。 这些表面上堂皇的理由代表了一种对于传统假大空式的计划性大公司的信任,看来有些人还没有从中国改革的发展历程中习得市场的基本概念。 当然,我并不是说,只要分拆就可以解决农行的问题,但这起码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由地方政府代替中央的全盘管制,并实现农行的脱胎换骨,需要有一个前提,即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多元股东的时候,必须把经营权与收益权也一并交给这些民间股东,这样才能避免股东对资产不负责任的大分红与恶意贷款,进行掠夺式的即时消费。 至于有人说将农行总行改制成汇金式的国家投资公司,负责对分拆后的各农行注资,笔者敬谢不敏。这样的馊主意只能满足某些人的财富占有欲,换一个公司头衔,使农行总行得以从不良贷款中解套,还可以名正言顺地让他们继续从国家获取大笔资金,对于农行市场化改造毫无裨益。(叶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