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色列外交官深入北京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13:44 世界新闻报

  本报特约记者 刘素云

  今年5月16日,是以色列的第58个独立日。今年“独立日”的庆祝活动,以色列驻华使馆没有招待会之类的活动,而是出资在京郊农村“收养”了一个村庄。

  

以色列外交官深入北京农村

  以色列驻华大使海逸达(左四)视察以使馆在京郊小刘各庄村资助建设的蔬菜大棚

  从以色列运来设备和种子,外交官为中国新农村出力

  16日一大早,使馆官员和工作人员、中国记者及中方嘉宾等先后驶抵小刘各庄村,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一系列揭幕仪式。一时间,小刘各庄村热闹非凡:警车开道,呼拉拉来了几十个外国人,加上中方嘉宾和记者,共有一二百人。这让小刘各庄的村民们非常兴奋。

  别看这样一个不大的资助项目,从提出到完成共用了半年时间,使馆全体人员为此耗费了不少心血。从中也可以看出以色列人办事的认真。

  先说选址。捐助活动确定后,使馆即与北京市政府取得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第一次,北京市府找了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庄。使馆人员一看,马上说:“不行,不行,这里太富了,我们要帮助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村庄。”就这样,他们又接连考察了二十来个京郊村庄,最终选中了小刘各庄村。该村距城区有六七十公里,人口1000多,在京郊属中下经济水平。

  目标确定后,就开始具体落实。为此,使馆全体人员包括中方雇员和外交官家属都参与其中。他们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甚至连武官都积极参与进来。武官负责的是为该村的小学建设一个小足球场。小学没有足球场,孩子们平时都是在玉米地里踢球。也许是因为武官对野外建设项目比较在行吧,所以认领了这项任务。

  在这期间,最忙的当属农业官员叶乐谋先生。在所资助的4个项目中,他分管的领域就占了两项。一是协助该村兴建先进的蔬菜大棚,搭建大棚的材料、滴水灌溉系统、种子等等,都是从以色列运来的;二是为一家奶牛场提供机械化挤奶设备和电脑管理软件。为落实这两个项目,他不知往小刘各庄村跑了多少次,现在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路。

  犹太人是一个务实的民族。驻华使馆的10位外交官们,也是努力结合中国实际,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海逸达大使说:我们总是密切关注中国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因为他们了解中国,最清楚中国需要什么。建设新农村,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确立的最主要任务。所以,我们想出了资助中国农村这个主意。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携手面向新农村”。

  从这些外交官言谈话语里,经常能听到一些新词汇,比如,建设新农村、节约型社会等等。

  新闻官员艾思卡说,最近以色列国内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也使他们有可能关注除政治和外交之外的其他事情。这位曾经在台湾学习过一年中文的外交官,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他说,以中在许多问题上看法一样,这成为我们合作的良好基础。

  1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