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国血防思路发生变化 从控制钉螺到控制粪便入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21:36 新华网

  新华网南昌5月24日电(记者朱玉、李美娟)参加了近日在江西余江召开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后,记者发现,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思路已发生变化,从全面控制钉螺产生,到全面控制人畜粪便入水。实践结果证明,通过改水改厕、禁止主要是牛的家畜进入有螺的滩地,可有效控制人、畜粪便污染环境,使血吸虫病疫情在短期内下降较快。

  以往在控制血吸虫病的工作中采取以化疗为主,辅以其他综合措施的战略,如对患

者、病牛的查治,疫情和螺情的监测,在感染钉螺密度高的地区实施药物灭螺,在一定范围内河堤护坡、沟渠实施硬化等,这些措施适应我国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疫情控制上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疫水问题不解决,疫区群众就永无宁日。所以,要彻底解决血吸虫病问题,就必须采用“釜底抽薪”的办法:解决人、畜生粪下水、下田的问题。专家估计,在湖区,80%—90%的血吸虫感染是由于牛粪中的虫卵所造成。因此,湖区首先必须解决牛粪对水体的污染问题。

  因此,根据钉螺的生存期平均只有1年,感染性钉螺平均只有半年生存期的特点,只要控制粪便中的虫卵入水,大部分已被毛蚴感染了的钉螺在1年之内可自然死亡。这样,造成人、畜感染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3—5年之内疫情就会得到明显控制,甚至达到控制传播的目标。

  血吸虫流行链主要由几个环节组成:患者、病畜粪便中的虫卵进入水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孵化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钉螺体内释放出后,在水面漂浮,如遇到人或牛、羊等可寄生的动物,迅速钻入其体内,随血流到达肠系膜血管,发育为成虫并在此寄生。成虫每天排出大量虫卵。人经过反复多次、多数量感染后,大量虫卵集聚引起肝脏纤维化、门静脉高压,造成晚期血吸虫病。部分虫卵随患者、病畜的粪便排出体外,引起新的感染循环。

  血吸虫病的传播规律有以下一些特点:血吸虫病不会直接传染人,必须通过钉螺这一中间环节;钉螺也是“受害者”,是被血吸虫毛蚴感染和寄生的对象;所有感染环节都与水有明确的关系。另外,钉螺的平均寿命只有1年;寄生有血吸虫幼虫感染性钉螺的平均寿命仅为214天。

  江西省进贤县,实施新的防治血吸虫病思路后,试点区人群感染率从9.33%下降至1.64%。安徽省池州市,试点村人群感染率由4.95%下降到2.31%。(完)

  相关新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