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取枪事件的一系列假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00:00 红网

  两棵树引发一场血案,民警到了现场却返回取枪,最后一家四口被两次砍死。

  因两棵树产生口角时,如果存在一个完善的民间解调机制,纠纷化之于无形,断然不会有以后的血案。又或者,司法健全,诉讼成本低,双方选择法院定争止分,也不会有后面的惨剧。但这些理想的制度设计,在一个乡村只是一个奢望。

  凶手梁瑞辉是“杀狗专家”,并以此为生。在他杀人之前,究竟多少犬类惨遭毒手,不得而知。如果有种制度禁止杀狗,梁就不会在这个杀场上练就如此身手;如果当地政府对一些刀具有着严格的管制,梁就不会有两把锋利的刀可以随时带在身上杀人。

  黎如意看见梁拿着两把刀敲开自家的门,心中必定惊恐,口中却还在逞强,“有本事你砍我啊”,终于让凶手游移不定神经坚定下来,挥刀就砍。试想,老太太此时求饶,不争这口气,会招来如此横祸吗?但这是个悖论,如果凶手此时得逞,那他以后就会每天挥着两把刀四处要挟。

  媳妇看见婆婆被砍,当时还没料到凶手会砍向自己,她本意是过来劝架的,随即跟一岁半的儿子一起成为毒杀对象。和平年代经历了太久,我们很多人忘记了生命时刻在受着威胁。笛卡儿有句名言,人的生命脆弱如一根芦苇,一滴水便可浇折的芦苇。

  十几个村民围观,竟没有一个人在这个时候见义勇为,而是选择了四散而逃。对一个人来说,比如15岁的梁蓝,再如被追杀的凶手自己的大嫂,再如报警的村民,他们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手无寸铁,身无长袖,不逃命,也一样倒在血泊中。然而大规模的全体逃命,就显得滑稽,这么多人,难道制服不了一个56岁的老头子?

  11岁的女孩梁欣仪在第一次被砍后,凶手跑走追别人,其间有数分钟的时间,但是没有一个村民抱起她转移现场。在凶手返回再次砍杀她时,民警仅仅是大叫,而不是采取断然措施。如果小女孩被村民抱在自己家中,如果警察在此过程攻击凶手,梁欣仪都不会死掉。

  民警最后选择了逃跑,跟惊恐的村民一样。梁惠琼、黎如意都是二次被砍而死。如果民警跑掉时顺便带走了黎如意,黎起码逃离了杀人现场。而对面几百米的地方,就是医院,如果有一个村民扶着黎去医院,她也不会遇害。

  民警的行为背后有一系列的警察制度问题。如果民警有枪,他也敢于开枪,最后的结果就是一死(16个月的梁胜豪死)三伤;如果民警不是警校毕业的未受过多少训练、未见过多少场面的学生,而是训练有素的武警战士或退伍安置的军人,赤手空拳也把这个56岁的凶手制服了;如果110接警后迅速出动大量警察,虽然时间久一些,但是也能早些制服凶手;再如果,民警英勇搏斗,村民一拥而上,那也能演绎出一个壮观的场面。

  当然,上述假设背后也隐藏着其他的假设,对于警察来说十分要命的假设。如果凶手被打死了,他的家人可能会状告公安局,而媒体也会去渲染报道,民警每日生活在阴影之下,甚至,会导致公安局领导下课。如果民警不敌凶手,身负重伤,甚至被凶手砍死,那这个民警以后只能拿一个月几百块钱的抚恤金,他的父母妻子儿女,便每日生活在痛苦之中。而另一个出警的安保人员,无论是死是伤,其背后保障必定比民警更糟糕。还有一种最糟糕的可能,凶手将两个警员都砍伤后,又继续行凶砍死另外4人,这就相当于,不会游泳的人跳到水里救人,人没救到,自己的小命也搭上了,最后获得的,只是所有人的嘲笑而已。

  死者全部为老弱幼妇,家里的两个身强力壮的男人都去深圳打工了。这种现象在当代农村极为常见,所以凶手才能横行无忌。试想,当时打工的两弟兄在家里呆着,他们必然以性命相博也要挽救妻儿母亲,而凶手作为一个老头绝不可能嚣张至此。

  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马克思的经典名言在这里又找到了一个注脚。如果你返回恩平那个小镇里去看,杀狗的依然在杀狗,吵架的依然在吵架,外出打工的男人依然在外长年不归家,警察手上依然没有枪,纠纷依然靠暴力去解决。下一个类似的惨案,只是换个时间换个空间,你只要去等,一定等得到的。

稿源:红网 作者:田加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