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总第277期:谁让我们成房奴(目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09:55 中国新闻网 | ||
本期《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报道再次关注了中国房地产行业。 那些持币而待房价调控的人们发现自己被忽悠了:从北京到深圳,持续狂奔的房价列车又把他们甩在了身后。这些人似乎只有两个选择:买票上车或是被甩得更远。 而买票上车者就有了一个新名字:房奴。 他们是住房的奴隶,也是消费的奴隶。他们被裹挟进了政策引导和消费主义搅动的漩涡 而无法挣脱,被迫以提前消费和超前消费,加入抬升房价的合力之中。 不能太多指望地产商的自律或是消费者的自省。如果各级地方政府本身仍勤于充当市场的逐利者而吝于担当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者,则从“国八条”到“国六条”,都未必是楼市的救世福音。政府能否摆脱弃责和逐利的惯性,也许才是能否勒住脱缰烈马的解决之道。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对大学生给出了“新定位”——大学生应定位于普通劳动者。府通过硬性降低高校扩招增幅,矫正了扩招过速带来的一些问题,并且通过“普通劳动者”的新定位,试图调整大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值。本期时事新动对此进行了分析。本期特别报道关注的是齐齐哈尔假药事件。 这些致命的假药,是怎样在通过了层层的关口后,流入了病人的血管?请看本刊记者赴齐齐哈尔的调查报道。 本刊记者赴重庆和南京两地调查发现,即使在三峡大坝竣工后,长江航道上各种拦路障碍仍旧难除,使得长江上游的万吨巨轮梦继续搁浅。请看本刊社会版的相关报道。 本期天下栏目关注了中德关系和巴西骚乱。 5月21日晚,上任刚满6个月的德国女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抵达北京,这是她第一次以总理身份访问中国,因此也被分析家们喻为“探路之旅”。在搁置了施罗德“取消对华武器禁运”和“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两项政策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几乎继承了前任对华政策的所有重要方面。 在巴西,38岁的黑帮头子端坐牢中,用手机指挥了一场警匪混战。这场骚乱让学校停课、企业停工、法院关门,也让巴西民众审问政府:这到底是怎么了?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城市空心人?这是本期专题的一个话题。 这个华丽的时代里,随处可见空心人——人们在推动了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但却在城市化的加速度里无法抽身片刻。一些人的智慧、激情、干劲,被无休止的工作消耗一空。 前所未有的,一部电影的上映在诸多国家引起如此大的争议甚至抵制,这就是电影《达•芬奇密码》。 美国作家丹•布朗引起争议的惊险小说《达•芬奇密码》,2003年出版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达•芬奇密码》和《圣经》,谁在虚构?请看发自美国的报道。 时事新动TOP EVENT 18大学生归位“普通劳动者”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22谁让我们成房奴 购房改变生活 被忽悠的年轻房奴们 谁催生了房奴 深圳:城市人的几种栖居方式 牛市中的消费者抵抗 改革土地制度,转变住房模式 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 34齐齐哈尔:致命的药品 并非改制惹的祸? 社会SOCIETY 38万吨巨轮梦搁浅长江 经济ECONOMY 42资金过剩:五市同涨的背后推手 市场繁荣下的财富梦想与风险 46中行香港招股逆市飞扬 48地产调控卷土重来 天下WORLD 52默克尔:平衡外交延续对华政策 54巴西监狱风云 56全球政要掀起博客风潮 专题Features 59城市空心人 内心资源被谁掏空 如何摆脱“掏空”尴尬 科学SCIENCE 64海水行将围困全球? 电影FILM 66《达·芬奇密码》VS《圣经》谁在虚构? 戏剧Drama 70《倾城之恋》:远不止话剧这么简单 乐评MusicCRITIQUE 71一种男人与男人的“婚姻” 电视Television 72《寓言新一族》,cosplay的中国表达 人物People 74郎平:“铁榔头”在美国 影评FILMCRITIQUE 76《以和为贵》:执着的突围 专栏COLUMN 84要超级女生,也要超级头脑 85《碟中谍3》“有损上海形象”? 往事MILESTONES 87卢作孚之死 一说TALK 88独尊英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