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向人道歉,天不会塌下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17:08 四川新闻网

  近日,一桩持续了两年多的“抄袭案”终于尘埃落定。据报道,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抄袭庄羽作品《圈里圈外》成立,要求郭敬明和春风文艺出版社共同赔偿庄羽经济损失20万元,赔偿庄羽精神损失费1万元,并在《中国青年报》上公开向庄羽赔礼道歉。

  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桩并不复杂的“抄袭案”终审判决做出之前的几年时间里,我

们没有看到任何关于郭敬明及其出版方的“主动道歉”的声明。

  主动说声“请求原谅(对不起)”真的难吗?这个僵局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不久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花儿乐队”抄袭事件。对于人们对其整张专辑涉嫌抄袭的指控,花儿乐队一直采取逃避主义,直到专家的鉴定出炉后,花儿乐队方的态度才有了转变。然而,对于此前挺身而出指责其抄袭的人,某乐队成员依然愤怒指责他是“神经病”。

  其实,在歉意表达方面,其他文明中有许多可以借鉴的东西。举例说在法国,“请求原谅”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当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出现口误的时候,他(她)会立即纠正吐错的字词并向观众说一声“Pardon(请求原谅)”表示“对不起”。在日常生活里,这种“对不起”文化是随处可见的。关于这一点,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发生在1793年10月16日的一个历史细节。当时,法国大革命正处于巅峰时刻,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特瓦纳特被判处死刑。走上断头台时玛丽王后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谁能想到,她留给世界的遗言竟是这样一句话:“先生,我请求您的原谅,我不是有意的。”早在二战期间,美国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谈到“耻感文化”。在“耻感文化”中,善行主要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才能完成。所以,在“耻感文化”里,当自己的不良行为终于大白于天下时,人们感到的往往只是“懊恼”或者“倒霉”,而不是真正的羞耻。

  尽管本尼迪克特是以日本文化为原型得出“耻感文化”的相关结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不少国人当中,同样有着这种“渴求逃避而不是渴求宽恕”的心理病灶。他们不敢面对自己或者“偶像”犯下的错误,他们甚至一厢情愿地为自己或偶像的不良行为无条件辩护。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看到,郭敬明对于自己涉嫌抄袭的指控一直持否认态度,而那些支持他的“粉丝”们不但不以“抄袭”为耻,反而会洋洋自得———“郭敬明抄得这么好,又这样畅销,说明他有才华”、“抄了就抄了,有本事你也去抄一本”。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与此相反的是,我们同样看到,在2006超级女声长沙唱区10进7晋级赛中,曾因隐瞒去年参加过超女比赛而被曝光的选手厉娜,甫一登台即向全国观众道歉,其受欢迎程度不降反升。

  其实,道歉并不是人生的污点。任何人、任何民族,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犯下一些错误,而人类的高贵,就在于能省思到这些错误,并且在自我纠正中获得进步。在此基础上,我们相信,“渴求原谅”与“给予宽恕”都是关乎人类进步与和解的美德。

  毛泽东曾经说过:“要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我们同样相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对于那些做了错事又渴望继续进步的人来说,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向人道歉,天不会塌下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