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神灵湖灭螺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03:18 大江网-江西日报

  

神灵湖灭螺记
在疫区喷洒药水灭螺

  

神灵湖灭螺记
万人灭螺大行动

  

神灵湖灭螺记
本报记者深入疫区采访

  5月的天气,不冷也不热;湖水还没开始上涨。在血防人员眼里,这可是最好的灭螺季节。

  (一)

  5月16日早晨7时多,星子县血防站预防科科长王金明早早来到站里,把领出来的5大包灭螺专用药氯硝柳胺、灭螺机润滑油、桶装矿泉水和一次性杯等杂物,放上机动三轮车,然后和科里的“老血防”白芳照骑着摩托车跟着三轮车出了血防站院子,开始了今年5月2日以来第十五个灭螺工作日。今天的灭螺地点还是昨天的那片草洲——神灵湖草洲。

  神灵湖草洲和它的名字一样美,碧波荡漾,绿草茵茵,忙碌的采砂机船和泊在岸边的渔船点缀着。

  可这片美丽的洲滩却潜伏着危机。1998年大洪灾后,几代血防人辛辛苦苦消灭的钉螺又死灰复燃了,700亩诱人的景色成了一块血防的硬骨头。像这样的有螺草洲,星子还有6万多亩,受血吸虫病威胁人口近15万。

  不过令县卫生局局长姜松坚高兴的是,现在各级政府对血防工作越来越重视。县委书记担起了血防领导小组组长的重任,卫生、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成为血防的主力军,一个领导重视、多部门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正在形成。连续两年,县委书记、县长与近万名县乡村干部、学校师生等,共同参与了全县秋季万人灭螺大会战,掀起了送“瘟神”高潮。

  县血防站站长陶波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省里拨了5吨灭螺药,下半年还会拨5吨。只要天气配合,他们今年能完成近万亩的灭螺任务。

  灭螺不能太早,太早有露水,里面可能藏着血吸虫的尾蚴呢。8点来钟,另一批灭螺员已经将昨晚寄存在老乡家里的灭螺机、灭螺管抬到了草洲上,嘟嘟嘟的发动机声打破了草洲的宁静。六七名灭螺员守护着100多米长、小碗口粗的灭螺管,一名灭螺员托着枪口,一股黄色的药水喷向有螺草洲。

  县血防办副主任姜秋林告诉记者,以前灭螺时用勺子舀,劳动强度大,效率又低。现在用灭螺机,一天能灭100多亩。而且现在的灭螺药也更加环保,对灭螺员的健康没什么影响。一周之后,喷过药的草洲上的钉螺就死了,但草洲依然会鲜艳嫩绿。

  (二)

  去草洲没有路,在陶波的指点下,记者跟随他挑选微微隆起的草洲,小心地朝王金明他们的灭螺点走去。跳过一些水沟,跃过一些沼泽,草洲越来越湿,泥浆越来越深,星星点点的泥水渗过记者的袜子、裤脚沾到脚上,凉凉的。

  “会染上血吸虫病吗?”记者问。“不会,这里是喷过药的,我保证你不会感染。”同行的人说。在血防地区得血吸虫病不奇怪,有的人还得过几次。

  其实钉螺和血吸虫也没那么可怕。尽管湖泊型血吸虫比山丘型血吸虫消灭起来难度大得多,但是人们甚至还有可能和它们“和平相处”——只要控制血吸虫病人和病畜的粪便,只要人和畜不接触疫水。

  穿上王金明递来的一双40多码的长筒套鞋,戴好棕色的橡胶手套。县卫生局副局长黄犁说:现在你也可以去灭螺了。灭螺机喷出的药水珠夹着药水味在草洲上飘荡,也落在记者的脸上、身上。

  接过灭螺员的灭螺枪,可枪口差点从记者手中飞了出去。原来灭螺管中的水压很大,得紧紧握住、压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让药水射出20米的水柱。掌握了方法,记者也能灭得有模有样。可因为得用很大的力气,几分钟后记者就举不动了。

  星子县和全省、全国一些血防地区一样,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除了用药灭螺这一传统方法,星子县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理血吸虫病的办法。

  黄犁向记者介绍,去年,星子县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拨出血防专项经费30万元,开始了一项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试点——在疫情较重的温泉镇钱湖村、蓼花镇三角垅村及蓼花镇所属十里湖小流域,实行封闭草洲禁止放牧,以农机替代耕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试点区居民感染率从6.9%降至3.5%,下降49.3%;活螺密度下降81.4%,感染螺密度下降45.8%。

  但是血防人员也道出了苦衷:要想坚持试点、进一步扩大试点,经费投入仍然是很大的难题。

  血防难,还难在让农民、渔民和船民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要想让农民放弃传统放养耕牛的方式,要想让渔民、船民不再下水捕鱼、采砂,要防止活泼好动的孩子下水游泳,要想实现2008年全县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星子县血防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三)

  中午12时,脚穿长筒套鞋、手戴橡胶手套、满身泥水、满脸黝黑的血防队员们显得疲惫了。他们的样子让记者想起许多年前血防地区流传着的一句话:远看像讨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仔细一看原来是血防站的。

  王金明招呼大家收拾收拾去吃饭,地点就在草洲附近的南康镇大塘村农民辛六梅家。

  和以往一样,此时,血防队请来的一名农村妇女借农民家的厨房,早把血防人员自带的米、菜烧好了。一锅米饭、一盆辣椒炒肉、一盆白菜外加一小瓶豆豉,血防人员在门口、墙边或蹲或站,草草解决了午饭。

  黄犁说,自带粮被、吃住农家,这是血防人的传统。

  从1956年成立至今,星子县血防站整整走过了50年。在血防人员半个世纪的努力下,全县疫区有螺面积从15万亩减少到7万多亩,血吸虫病病人从近4万人减少到7000余人,疫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延续50年不变的,是血防工作者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献身血防而无怨无悔的精神。

  为了在适宜的季节里完成每年的血防任务,一代又一代的血防人员必须一块草洲一块草洲地查灭钉螺,一家一户地上门查治病人,可他们始终保持着自带干粮、被褥走千村进万家的优良传统。查螺灭螺、查病治病到哪村,他们就吃住在哪个村。

  王金明和白芳照给记者算了算,全县疫区每个行政村、每个自然村、每户群众家中他们都不止去过一回。每人每年有2个多月的时间住在农民家中。20多年来他们每个人都在农民家住过1000多天!

  黄泥岭大垅村农民、63岁的陈奶奶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

  去年血防人员在神灵湖草洲灭螺时,陈奶奶担心药水会流到自家承包的鱼塘,把鱼毒死。后来她发现血防人员非常小心,有一个戴眼镜的刘主任还用泥巴把鱼塘和草洲相通的地方堵了起来,以免药水流进鱼塘。陈奶奶对记者说:“到了网鱼时,我还想送点鱼去感谢刘主任,可惜找不到他。”

  记者后来打听到,这个刘主任就是县卫生局办公室主任刘建明。

  疫区群众与血防人员的鱼水深情,就在这一件件的小事上体现着,代代相传下来。

  (本文图片由姜秋林、陶波摄)

  本报记者杨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