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带薪下海制度还将坚持下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05:0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李斌

  “让干部走出机关帮办企业或自主创业,这是培养和锻炼干部的重要形式,没有违背国家政策,我们还将继续坚持下去。”浏阳市委组织部长朱世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据一位还在企业工作的干部介绍,在2000年前后很多政府干部听不懂计委的工作报告,有些人连“GDP”的含义也不清楚。“政府和党委的干部必须要熟悉经济,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模式。怎样更好地指导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干部还缺乏能力。”浏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肖波静在谈及政策出台的初衷时说,当时干部当中学过经济,或是从企业过来的人很少。

  另一方面,浏阳虽然距离省会长沙只有60多公里,但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够。几年前,浏阳曾以年薪20万元引进了19名高级管理人才,但到2003年,只有几个人留了下来。以花炮扬名的浏阳,农民企业家多,缺现代化的管理人才。浏阳市希望干部们走进企业后,能培养出几名大企业家。肖波静说,这是为了盘活人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这项政策在当时曾引来众多质疑:这是否与国家关于禁止公务员经商的规定背道而驰?

  为了防止出现政企不分、官商不分及以权谋私等问题,1992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重申:县及县以上党政机关在职干部一律不得经商、办企业,不得兼有党政机关干部和企业职工双重身份。

  通知同时强调:在机构改革试点中,应支持和鼓励一部分干部从党政机关分离出来,从事各种经济活动。“但这些人员不能保留原在党政机关担任的职务,不能再以党政机关的名义或以党政机关干部的身份从事经营活动,要与党政机关脱钩。”

  “我们没有违背国家的政策。”肖波静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我们没有接到一例有关他们违纪的举报。”

  有人担心,下海干部是否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对此,朱世平认为:“一个县级市的在职科级干部没有任何审批权,更何况他们已被免去现职,根本没有能量在企业以权谋私。”

  不论是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还是身在企业的机关干部,他们都认为一个普通公务员进入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对政策、办事程序更了解,熟悉政府部门的人员,办起事来会更顺利些。

  据介绍,对于走出机关兴企创业的干部职工,浏阳市要求原单位对其进行考核,半年一检查,一年一考评,采取自查总结、组织检查、实地察看、走访座谈等方法,掌握他们在兴企创业期间的表现。对考核不称职者,中止合同,取消待遇,回原单位参加竞争上岗。

  2004年5月,浏阳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在调查中认为,鼓励和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企业工作,既有利于解决人浮于事的局面,又可缓解经济建设第一线人才缺乏的问题。一些有管理经验的机关干部走进企业后,带去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几位原镇党委副书记都在各自的企业建立了党支部,并建立、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79名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企业后,也大都发挥了自己的专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