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悲壮·大气·清新·靓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05:03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大型庐剧《李清照》,是一部具有创新理念的上乘之作。该剧问世以来,不仅赢得皖人的厚爱,去年应邀赴港演出时,更是场场爆满,好评如潮。这出戏的音乐:悲壮、大气、清新、靓丽。整个音乐的布局、结构、语言、情感均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在创新的理念指导下,保持了庐剧的地方风格与特色。它走的是一条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有机交融的求索之路,成功之路。

  《李》剧以真实、鲜明、丰满、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南宋婉约词派代表人物、著名女词家李清照在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痛失夫君、维护文物、身陷囹圄、慷慨悲壮的故事及其坎坷的命运。该剧的音乐从李清照的名篇中精选了《一剪梅》、《如梦令》、《声声慢》等8首作为全剧的音乐贯穿线,并从中提炼了两个凝重、鲜明的音乐主题。其一是声腔主题:即在古词《一剪梅》中采用了西路庐剧中羽调式的“三七”作为表达人物思想、感情、个性的主要唱段。其二是器乐主题:即在庐剧传统的“甩腔”、“三七”的旋律中提炼、升华,并从“二凉”中吸收营养进行再创造。在全剧二百多句唱词中,其核心唱段《如斯刑法谁制定》是全剧最能体现李清照的思想、感情、气度、品格的“咏叹调”,作曲家精心设计、呕心沥血进行创造性艺术劳动,他从多角度、多侧面、深刻地揭示了主人翁复杂、悲壮、豪爽、大度的内心世界。这段核心唱段,结构严谨、布局精巧、语言生动、感情真挚。使人们在唱段中看到一个鲜活、丰满、光彩照人的李清照人物形象,因此它是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作曲家在谱写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中,更是以绘声绘色、情景交融、以情感人的艺术手段,使这首千古绝唱更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艺术品位。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作者运用了传统的“端公调”,并以商羽调式交织的手法,对主人翁悲切、凄凉感情世界的表露,使之更具有深度、力度、高度。而在下阕中,则运用了女声独唱和伴唱烘托艺术氛围,并在“怎一个愁字了得”名句中,大胆地落在“4”音上,这在庐剧中是前所未有的。而曲中的转调运用,更给哀怨、忧伤、冷清、愁肠的音乐带来了传神的艺术生命力。在《如梦令》一词中,作曲家又别具匠心地运用了女声独唱、齐唱、合唱,并以八度大跳的多次出现,使古词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呈现迷人的音乐色彩。在全剧结束时,作曲家更大胆地、睿智地从传统的庐剧音调中提取了几个闪光的骨干音,进行再创造、再发展,谱写一曲庐剧音乐上从未有过的混声合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五言绝句是对李清照人生终极的真实写照、完整总结。

  此外,作者还在音乐的对比、抒情、色彩中进行了有益的求索。如在《结婚》一场戏中,舞台上在淡淡的灯光下,如梦如幻的浮现丈夫赵明诚的艺术形象,他与李清照进行了真诚、清纯、亲切的对唱。为了在音乐中增加在人物心灵深处的抒情性,作曲家把传统的“二凉”与“三七”进行了有机地交融,给人耳目一新、耐人寻味。而在塑造张洱舟这个娶李清照是假、骗文物是真的小人形象时,音乐没有脸谱化,而是巧妙地从庐剧传统的小生“三七”唱腔中提取了适合于人物的音乐语言与艺术风格,给人物勾勒了“奸、狡、阴、险”的艺术特性。在剧中几处以无伴奏、自由吟诵古词的音乐构想中,更给人们开垦了一方新的艺术天地。如李清照在吟诵“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给人以别开生面美的艺术享受。

  在《李》剧中,乐队的编配运用亦是该剧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民族乐队加电声乐为主,准确而生动地表达剧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画面等各个方面,作曲家在乐队的配器上,运用了交响化、立体化的思维作为指导思想,因此乐队在旋律、和声、织体等各个技法中发挥了应有功能,特别是在和声的运用上,突出了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正因为如此,乐队的伴奏才不是单调的、浅薄的,而是丰富多彩、别有新意的。乐队立体化的演奏,为《李》剧增加了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