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大工程”变靓变富远郊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05:5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新闻故事A

  发展环境变回头浪子办火农家乐

  公路通了,农家乐旺了

  5月12日下午,蒲江县光明乡金花村七组的“望明山庄”农家乐一派热闹。身穿红T恤的老板郑军,意气风发,正笑容满面地接待一批来自重庆的客人,忙得不亦乐乎。

  但前些年,郑军却没有这么“风光”。

  他所在的蒲江县光明乡金花村,位于蒲江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官帽山的半山腰,曾有“七十二道脚不干,步步踩在石头尖”之称。

  “那时候随便咋个子整,都找不到致富的路子……”郑军开始跟一帮不三不四的哥们儿混在一起,偷鸡摸狗,打架斗殴。2002年,19岁的他锒铛入狱……

  其实,金花村也不是没有希望。这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自然生态良好;村民们素来有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种樱桃树的习惯,每到春天,如雪的樱桃花漫山遍野,待到樱桃成熟之时,粒粒珠圆玉润、晶莹剔透。

  2003年,村里有农户开了农家乐。一次,一位客人的小车陷在上山的泥巴路上,动弹不得。村民们用一捆又一捆的稻草铺了好长一段,才把车推上去。

  发展环境不好,制约着金花村人的脱贫致富。而最紧迫的,就是交通问题。

  2004年,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在全市全面实施,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扶贫开发“三大工程”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开。金花村修路的事情提上了日程,通过财政拨一点、联系单位筹一点、社会捐一点、村民出一点的办法,180万元的修路资金到位了。2005年,一条全长14公里的水泥公路蜿蜒上山,通村达户。

  这一来,农家乐不再怕客人“到不了”了,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一年前刑满获释、已结婚生子的郑军,看到了山村的希望。他凑了2000元,办起了“望明山庄”农家乐。一年下来,不但还清了开办初期的借款,还挣了5000多元。

  环境好了,樱桃树成了摇钱树

  以前,郑军全家人挤住在一间低矮潮湿的破茅屋里,除了一架床,家里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老屋四周杂草丛生。

  去年3月,由政府补贴一定资金,金花村“五改一建”风貌整治启动。和很多村民一样,郑军在老屋300米开外建了新房,并改厕、改厨、改坝、改圈、改水,建沼气池。现在,一拧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地流淌出来,厕所也改成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式……

  这样的环境,不仅提高了村民们的居住、生活质量,而且留住了更多前来观光休闲的客人,吸引他们住了下来。来自崇州、都江堰、雅安、重庆等市内外的客人络绎不绝,甚至新西兰、日本等国的外宾也慕名而至。

  过去樱桃运不出、卖不完,兀自花开花谢无人理,果实红遍山野又烂掉地上。而现在,樱桃树成了摇钱树。

  今年,当地政府在金花村再次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樱桃节。“我10天就挣了1万多元。”郑军说。而在随后的“五一”大假里,他的“望明山庄”接待了600多位客人。他自信在今年内能“纯挣3万元”。

  不少客人还要买樱桃带回家。一位成都客人一次就向郑军买了50公斤樱桃。“卖得贵的时候,到了4元1公斤,乡亲们卖樱桃卖得笑。”郑军说,他家自产的1000多公斤樱桃全卖完了不说,还从山顶、山后不适宜发展农家乐的村民家收购了2000多公斤。山腰忙着办农家乐,山顶、山后就忙着搞“配送”。山外的樱桃经销商也直接把车开到樱桃树下谈起了生意。当地仅种树卖樱桃一项,收入高的有1万多元,收入5000元左右的少说也有50多家。

  整个官帽山区,已形成了万亩樱桃园。

  除了樱桃,桐蒿菜、“猪鼻孔”等野菜也卖得欢,土鸡、土鸭的售价每公斤也涨了1元多。

  新闻延伸B

  “三大工程”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郑军家的变化只是全市因地制宜实践“三大工程”,带给农村社会巨大变迁的一个缩影。

  在金花村,金花山庄等上规模的农家乐,一年收入个10来万是很有把握的。全村现有农家乐60家,年收入突破了200万元。

  近几年来,蒲江县多渠道筹资近4亿元,投入交通建设。全县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沥青)路,成为全市“三片一地”率先实现村村通的县。而蒲江境内的大小农家乐、“三湖一阁”等风景名胜区,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8000多万元。

  除了蒲江,“三大工程”在我市其他农村地区特别是远郊农村也得到了大力实施:

  大邑县依托兰田企业、邑丰公司、旭平兔业等,大力发展企业加农户、专业大户加农户等形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彭州市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创立特色品牌,形成“一村一业、一社一品、一户一专”的生产格局;

  双流县实施“三大工程”确立了“政府引导,农户为主,社会参与”原则,农民住房及庭院整治由农户自筹,经济确属困难的,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全市着眼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采取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了第二期“微水治旱工程”,加强农业装备建设;建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片区站208个;实施了“三改一建”、“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工程;切实抓好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和退耕还林工作;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水泥(柏油)路;新建户用沼气池1.2万口。

  去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82.3亿元,同比增长5.7%;农民人均纯收入4485元,同比增长10.1%。

  编后语

  本报推出的“城乡一体之变·现实样本”系列报道,到今天全部刊发完了。这组报道,反映了我市各级各地因地制宜以“三个集中”为核心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益探索,启发各地进一步坚定不移地探索更多更好的“样本”。

  丰富生动的实践证明,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当前,全市各级各地要坚定不移、更加自觉主动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要积极实施“三个集中”,正确引导和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过程中,要始终突出发展经济这条主线;要科学制定城乡规划,奠定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要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形成社会化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做好群众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深化改革,稳步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在暂不具备“三个集中”条件的农村地区,大力实施“三大工程”,积极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

  我们期待着城乡更加美好的明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