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陷入“罗生门”困境的“GDP指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09:02 红网-三湘都市报

  ■本报评论员 石横

  国家统计局下属部门昨日推出一项全新的政策建议:允许一些地区的GDP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以避免短期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第一财经日报》5月25日)

  电影《罗生门》以先知般的口吻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灵魂”的故事:基于不同

的立场和利益考虑,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件产生了迥然不同的诠释,最终这个事件异化成人们推卸责任和牟取私利的借口。在某种意义上,涉及国计民生的“GDP指标”似乎就在陷入这种“罗生门”似的困境: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由于立场和利益的不同,都在演绎自己心中的“GDP指标”,于是,“GDP指标”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的本来面目变得越来越暧昧不清。

  具体到此次国家统计局下属部门的“全新建议”来说,我们不禁要问,何谓“允许一些地区的GDP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难道“GDP指标”是一块橡皮泥,以致于可以凭借一些领导的“允许”或者“不允许”就能随意拿捏?“GDP指标”的客观性何在?国家统计数据的尊严和威信何在?

  今年2月份,国家统计局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结果2004年的GDP总量一下子高出2.3万亿元。在我们欣喜于中国经济总量在2004年就已经超越意大利,位居世界第六的时候,我们却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GDP指标”的刚性意义所剩几何?另外,随着人们对“GDP指标”研究的深入,绿色GDP、死亡率GDP、文化GDP、腐败GDP等GDP序列被一一提上议事日程,“GDP指标”俨然成了一种“不能承受之重”的经济运行数据。

  其实,与其对已然负重前行的“GDP指标”再层层粉刷、层层加码,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对这种指标进行“自我阐释”,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弃对GDP的依赖,转而寻求另外的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经济评估模式呢?目前这种异化的、扭曲的、罗生门似的“GDP指标”一再遭到解构和颠覆,无疑传达了这样一种信号:我们的政府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操控着经济运行的过程,而这与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战略决策是相违背的。

  毫无疑问,“GDP崇拜”之所以如此深入而广泛,正是因为政府把“GDP指标”当成是考核一任政府政绩的重要数据。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现在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运行自有其客观规律,硬是把它与官员政绩挂钩,显然是不恰当的。让政府的归政府,让市场的归市场,或许是解决目前“罗生门”似的“GDP指标”的理性路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